喝酒認品牌,品酒聽故事,
大家好,我是喜歡研究白酒品牌故事的鋼絲兄
單糧濃香這個系列聊了很多酒,后面發現這種類別的酒還有很多,比如無意間發現西安特曲是單糧濃香,廣西酒友路總推薦的乳泉井也是單糧濃香,全國范圍要挖掘還真有得寫。
不過鋼絲兄最近確實事務比較多,沒有精力干這活兒了,還是先把單糧濃香老大哥瀘州老窖給盤了吧。
瀘州老窖不但是單糧濃香帶頭人,還是濃香型白酒鼻祖,以前濃香不叫濃香,叫“瀘香”,江湖地位可見一斑。
瀘州老窖也曾坐上中國白酒頭把交椅,另外傳承于明代1573年連續使用至今的國寶活窖池,那可是全國獨一份的存在,疊加瀘州老窖獨特的釀造技術,從酒質層面真的可以秒殺其他你了解的所有高端白酒,包括號稱幾十個億的漢帝某某。
只可惜這位老大哥在這幾十年折騰下,抱著這么些好資源,反倒是被曾經的小弟一一超過,現在居然要和汾老大去搶第五的位置,作為四川酒友,多少有點怒其不爭;
所以這個系列的標題略微扎眼,但是當你看完整個系列幾篇文章之后,你會發現鋼絲兄說得還真有道理。
話不多說,開整!
01
瀘州:中國白酒發源地之一
說起瀘州老窖,那可是家喻戶曉、如雷貫耳,即便是完全不喝酒的人也知道的這么一個國民品牌。以悠久的歷史、最古老的活窖池、五屆中國名酒大滿貫獲得者而聞名。
其實瀘州老窖的歷史可能遠比大眾熟知的1573要長得多,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具體什么情況?且聽鋼絲兄介紹一二。
讀過本賬號早期內容的小伙伴應該還記得,鋼絲兄一直認為“中國白酒元代起源說”是不嚴謹的。證據有三,其一是《本草綱目》中記載,唐代就有葡萄蒸餾酒的說法了。其二是《宋史》中記載酒務相關描述,大酒(蒸餾酒)小酒(發酵酒)區別明顯,其三是北方發現的遼金時期釀造遺址發現的蒸餾器;
而宋史中這段描述的地點,剛好是包含現在的瀘州!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罷榷酤之制,仍舊賣曲。
唯夔(今重慶奉節)、建(今四川宜賓)、開(今重慶開州)、施(今湖北恩施)、瀘(今四川瀘州)、黔(今重慶黔江)、涪(今重慶涪陵)、黎(今四川漢源)、威(今四川汶川)州,梁山、云安(今重慶云陽)軍不禁。
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謂之小酒,其價自五至三十錢,有二十六等。
臘釀蒸鬻,候夏而出,謂之大酒,其價自八錢至三十三錢,有二十八等。
凡釀用秫、糯、粟、黍、麥等,及曲法酒式,皆從水土所宜。
具體描述可以點擊這里查看,
白酒起源探討(3):宋史為證,四川白酒千年前已譽滿全國!
所以瀘州能成為白酒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得了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四川盆地氣候溫潤,物產豐富,有足夠的原料用于釀酒。奠定了釀造的物質基礎;
其次政策特殊,其他地方都禁止釀酒(因為釀酒耗糧),瀘州地處漢夷交界,不在禁酒之列。所以釀酒有了長足的發展。
再有就是身處西南大后方,不被后來的戰亂禍及;相比之下汾酒、衡水老白干就顯得命運多舛了。
02
瀘州酒到酒城瀘州
宋史中的記載只是行業大勢,具體傳承細節不甚清晰,我們只能判斷瀘州當地從宋時就產白酒/蒸餾酒。
那么瀘州酒如何一步一步的演變為現在的酒城瀘州的?后來的很多文獻記錄得比較清晰。
曾任秦州知州的清道光年間進士張宗本在其所著《閱微壺雜記》第四卷《鄉土雜拾》中言道:“揭至元帝泰定年間(公元1324年),瀘州始有脫穎而出者,曰:郭懷玉是也。十四歲學藝,四十八歲則創制釀酒新曲藥,名曰甘醇,用以釀出之酒,濃香甘洌,味醇可口,優于回味,更輔以技藝上之改造,至此而大曲成焉……”
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釀酒大師施敬章研制出“窖藏釀制”法,使瀘州大曲酒生產工藝更趨完善,推動大曲酒的釀制進入了向泥窖生香轉化的“第二代”。
明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舒聚源”挖窖建坊,這是瀘州第一家正式掛牌上市的大曲酒生產作坊。即后來人們所稱的“1573國寶窖池群”。
天啟年間(1621—1627年),瀘州專釀大曲酒的規模生產作坊--“舒聚源”的傳人舒承宗,又總結探索出了從窖藏儲酒到“賠糟入窖、固態發酵、酯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大曲酒工藝技術,使濃香型大曲酒的釀造進入“大成”階段。
在明末清初這一階段中(約1600年—1644年),又先后出現了:“天成生”、“洪興和”、“順昌祥”、“秫香春”、“永興成”、“鼎豐恒”、“大興和”、“生發榮”等釀酒作坊。
同治八年(1869),九世祖溫宣豫建“豫記溫永盛酒廠”,釀造的“三百年老窖大曲”酒出品,盛極一時。章士釗賦詩稱贊:“名酒善刀三百歲”;“溫家酒窖三百年,瀘州大曲天下傳。”
清末時期(約1840—1912年),瀘州釀造經營大曲酒的作坊已經發展到了十八家之多。
《瀘縣志》卷三《食貨志·酒》記載:“瀘酒,以高梁釀制者曰白燒,以高梁、小麥合釀者曰大曲。清末白燒槽戶六百余家,出品運銷永寧及黔邊各地。……大曲槽戶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溫永盛、天成生為有名。運銷川東、北一帶及省外……”
1916年,朱德隨蔡鍔起兵,入川討袁,駐防瀘州期間在詩中寫道:“護國軍興事變遷,烽煙交警振闐闐;酒誠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酒城”之名由此而生。
抗戰時期(1937-1945年),瀘州酒業的生產發展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有開辦軍需酒精廠這一歷史背景,當時整個西南區域都出現白酒/酒精產業爆發式增長,以后單獨開篇講一講),釀酒作坊和酒窖年年遞增,遍布城郊各地縱橫數十里,出現了溫永盛、天成生、協泰祥、春和榮等36家作坊晝夜生產窖酒的壯觀場面,產量居全中國之首。
這也是其后瀘州老窖三十六坊的來源。
瀘州老窖的故事還有很多,因篇幅原因,解放后的歷史、嫡系產品矩陣、個人感受等等都放到后面再聊。
關于瀘州老窖,你還知道哪些故事,歡迎評論區交流。
參考文獻
瀘州老窖發展史——牟雪瑩
近期推文回顧:
618,鋼絲兄買了什么酒?
再向虎山行!新晉網紅佳記白酒品鑒
杜康:千年頂流網紅酒,如今貼牌滿地走
說說畢節大曲,看貴州濃香有啥不同
鋼絲兄親身試錯,帶小眾白酒上飯局的尷尬
說說我對所謂的茅臺鎮酒“鎮酒味兒”的理解
酒廠歷史故事要不要講?用什么姿勢講?
說說未來【白酒品牌庫】賬號的盈利思考
點擊原文鏈接,發現更多有趣的白酒品牌故事
如果覺得有意思,可以點贊和在看,分享給更多好友。
文中如有任何失誤之處,敬請斧正,
在研究白酒的路上,
歡迎大家多多交流指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