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至1984年,茅臺酒廠持續抓經濟改革和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初見成效,使得茅臺酒的產量由1980年的1152噸增長到了1984年的1319.5噸。
因此,茅臺酒廠于1981年、1982年、1983年被貴州省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先進企業”的榮譽稱號,并于1982年被國家輕工部授予了“經濟效益好先進企業”稱號。
1982年,“茅臺酒香氣及制曲、制酒主要微生物”的研究課題獲得了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984年茅臺酒廠研制的(39°vol)低度茅臺酒試驗正式通過了省級科學鑒定,同時在1984年,茅臺酒又獲得了全國第四屆國家評酒會“金質獎”和輕工業部酒類大賽“金杯獎”。
貴州茅臺酒廠建廠后,在改造和建設方面,國家曾先后5次進行投資擴建,直至1981年底,累計投資已達1276.2萬元。
這個階段內的主要特點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而改革開放促進了茅臺酒廠企業領導和職工的思想解放,從而使得茅臺酒的產量、質量都得到了穩步的提升,茅臺酒廠的經濟效益也穩步增長,逐漸變成了質量效益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