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喝酒,有數種狀況:一是嗜好,對杯中物情有鐘,自斟自飲,自得其趣;一是應人之邀,坐在席旁,杯在手中,盛情難卻,不得不飲;則是意在酒外,以酒澆心中之塊壘而已。
凡天下飲酒人,無非喜愛、應酬、解愁三道,才端起酒杯來的。
酒后的直抒胸臆,酒后的吟賞煙霞,酒后的放浪不羈,酒后的低回婉轉,多重演繹賦予酒多重的性格:或直白、或浪漫、或豪放、或婉約,酒因文化而具性靈,文化因酒而更加親切,更加有滋味。
你有什么樣的喝酒態度,便決定你人生有著怎樣的高度。
壹
瀟灑飄逸
在中國,酒神精神與莊子“物我合一”的哲學思想不謀而合,“乘物以游心”。酒中似乎含有天然的自由因子。
很多文人之所以寄情于酒,就是為了在酒中尋求解脫,逃離世俗的羈絆,進入自由的精神境界。
正如朱敦儒所說: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斟自飲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此種喝酒態度的人,首推李白。
他自稱“酒中仙”才華橫溢一生以追求自由為己任。宋人責備他的詩中“篇篇有酒”,殊不知,正是酒使他從塵俗中解脫出來,悟出自由的真諦,才造就了他瀟灑飄逸的人格成就了那么多盛世華章。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杜甫在《酒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如果沒有酒,在那個自由難以棲身的現實社會,時刻清醒的李白很難寫出那些不朽佳作。
唐詩沒有李白就塌陷了一半,而李白沒有酒,就沒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沒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沒有“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也就不再是李白了。
貳
淡泊超然
酒有一種味道的淡雅清香的。
悠悠酒香,淡淡情韻,“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與一二好友共飲,頓覺心神陶醉。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用來詮釋這種酒恰到好處。
微熏之際,什么功名利祿,什么你掙我奪,都可以全數拋開。
此種喝酒態度的人,當推白居易。
古人說“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白居易創了“中隱”,他說“中隱隱于朝”,在廟堂之上過著隱士的生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卻對的爾虞我詐從不掛懷,對無休止的爭從不介入。
叁
放曠達觀
“心懸天地外,興在一杯中”,酒天生有一種讓人解脫的個性。
一杯酒下肚,原來的憂愁可以不在乎,原來的拘囿也可以超越,難怪有那么多人借酒消愁。
此種喝酒態度的人,必推蘇軾。
蘇軾是一個愛喝酒卻又喝不得酒的人。蘇軾在《東皋子傳》說過:“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飲,則余胸中亦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 五合等于半升,不過一斤低度酒,蘇軾從早喝到晚也喝不完,可見蘇軾頂多就是現在一瓶啤酒的酒量。
雖然蘇軾愛喝酒,但沒有沉溺于酒。要說蘇軾是借酒消愁,不如說他是愛醉酒后的美好感受。蘇軾的詩詞中也少有借酒消愁的內容,大多是對生活的贊美。
蘇軾的《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愿月圓無缺。持杯復更勸花枝,且愿花枝長在,莫離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很形象地體現了蘇軾醉酒后的坦蕩可愛的醉態,與花月共飲,即使對酒當歌的心情無人能解,但“對酒逢花”也能忘卻煩惱,此時不喝還等到什么時候呢?
他不比別人少苦難,也不比別人少樂趣,原因就在于他放曠達觀、隨緣自適的個性。我們不能說他因愛酒而達觀,但酒可以幫助他更達觀。
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為何喝酒,如何喝酒,更是因人而異,五花八門,但是酒品見人品,酒后最能直觀展現一個人的處事風格,面世態度。
當真是,你喝酒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