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雅愉品酒一級品酒師,您身邊的酒文化傳播者!
詩酒自古便自成一體,在古人的經典史籍和詩詞歌賦當中,美酒常常作為點睛之筆,飽含著文人豐富的情感。而今,透過那些經久不衰的文字,我們不僅能看到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古典文學之美,更能從一杯酒還原一個時代,還原那些影響歷史的思想者們,感受他們潛藏于酒中的樂趣與情思。
眾所周知,李白好喝酒,幾乎到了無酒不成詩的地步。在他的詩句中幾乎處處彌漫著酒香。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曾專門為此統計過,在李白流傳下來的1500首詩作中,有170余首寫到飲酒。
而對李白“酒量”描述得最為直觀的,應當數杜甫的那首《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按照1斗等于10升,1升等于640克計算,李白1斗喝掉的酒就有12斤之多。
不過,若是考慮唐朝當時的酒度數,李白“斗酒詩百篇”的酒量,可能也就是13瓶啤酒的量。資料記載,中國在元朝時期才引入蒸餾技術,酒的度數隨之逐步提高。而在這此前,按照當時最好的釀造技術,酒的度數最多也不超過20度,即使不善飲酒的人,也能喝個兩三碗。
或許這也酒能解釋李白在自己的詩作《襄陽歌》敘述的“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鸚鵡杯是唐朝盛行的一種酒器,據《嶺表異錄》和《藝文聚類》記載,這種用鸚鵡螺制成的酒杯,一杯可裝兩升酒,而300杯就是600升酒,相當于600公斤,換算成500ml的酒的話,也就是1200瓶。這樣的酒量,恐怕也只能是在飲酒過后詩興大發才能寫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