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客家酒,恰如其沒,聽起來就頗有一番風塵仆仆的感覺。客家人是我國一個特殊的族群,他們的酒文化也值得深入研究一番。從學理上來說,客家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同時是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這一稱謂源于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稱為客家人。
客家先民始于秦代征伐嶺南,將百越之族進行融合的時期,至宋朝逐漸南遷的漢人在贛江一帶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發展成了贛州等客家主要聚居地。在長久的歷史演變中,他們發展出了獨特的文化習俗,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酒文化。
客家酒文化的興盛有著很深的現實根源,清代同治年間的《贛州府志》中引用;了元代學者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中的考據:“(南宋)隆興二年,臣僚言贛州并福建廣南等處以諸煙瘴之地,許民間自造酒服藥,小民無力醞造,榷酤之利盡歸豪戶。乞將所造酒經官稅畢,然后出賣。”這條資料透露的歷史信息就是,最遲至南宋時期,贛州等客家地區因為氣候潮濕,林菁深密,瘴癘肆虐,民間就形成了造酒服藥以抵御瘴癘的習俗。因為酒的需求量大,竟引得官府與豪戶爭奪“榷酤之利”。從這里看出,釀酒之風與環境氣候有關。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地區自然環境極為惡劣,客家人出于現實生存的考慮,發明了“造酒服藥”和飲食擂茶等方法,因為客家娘酒和擂茶均有祛寒除濕、活氣養血等功效,配之以中藥,經常飲用,可以抵御和預防瘴氣對人體的侵害。因而,“造酒服藥”應該是客家釀酒之風興盛的最直接的動因。
客家人熱情好客的酒風則是來源于他們長久以來艱難求存的歷史,客家人在歷史上是由于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漸次南下進入贛閩粵三角區,與當地土著及畬、瑤等少數民族發生融合而形成。由于不斷輾轉遷徙,客家人吸納了中華民族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養分,匯成了蔚為大觀、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又由于長期與土著及畬、瑤等少數民族的交往與融合,鑄就了客家人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格,這種性格體現在酒文化中最直接的特點便是真誠、熱情。
客家人早已不再“客居”,但長久以來歷史發展形成的獨特酒文化卻是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