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過量飲酒對身體不好,可現在這個社會,很多生意就是在酒桌上談成的。大家一喝酒就放開了,什么事情都好說了。不喝就是不給面子,工作就得打水漂。”干銷售的小張無奈地告訴記者。
的確,獨特的酒文化讓很多人深受其害,卻無可奈何。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告訴記者,酒文化當中的糟粕并未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亡,反而不斷得到鼓勵,“會喝酒”甚至被當作一項技能。實際上,酒不僅傷害人體健康,還傷害社會。于海說,如今的商業活動、官場交際等,都少不了酒這個主角。酒成了社會關系的潤滑劑,卻也成為社會腐敗的催化劑。它被賦予了太多社會意義,被很多人當成了感情深淺度等的“試金石”,也因此成了“不得不喝”的東西。
實際上,相比于聲勢浩大的控煙行動,國家對酒的限制則小得多。不管是電視、報刊還是網絡,酒類廣告都充斥其中。洪昭光建議,國家應對此進行限制,提高酒類產品的稅收。
雖然的酒文化和飲酒風俗在一時無法改變,但專家表示,在遇到非喝不可的情況時,大家要了解喝酒的誤區,并保護好自己。
空腹喝酒危害較大。空腹喝酒會增加低血糖、高血壓、死亡風險。劉敏建議大家在飲酒之前,要先吃點富含維生素和高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蛋類、牛奶、新鮮蔬菜等,這樣能延緩酒精的吸收,并對消化道黏膜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一口悶”很傷身。動不動就干掉會加重臟器短時間內承受酒精的負擔,而且“一口悶”很容易在不知不覺就喝多了,導致飲酒過量。
幾類人較應注意。人的酒精耐受力有很大個體差異,但孕婦、未成年人、老年人都應少喝酒。肥胖人群、肝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應盡量避免飲酒或減少飲酒量。此外,服藥期間也應更加注意。
提前想好“拒酒詞”。別人盛情相邀,生硬拒絕確實很傷感情。不如動動腦筋,智慧應對別人的勸酒,比如可以嘗試告訴對方:“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會很陶醉”等等。
較后提醒,如果有臉色不好、肝區不適、肚子脹痛等癥狀,可能是酒精傷肝的表現,應到醫院及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