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杯酒,得意時助興,困頓時解愁,低落時分憂,思鄉時催夢。借著這杯酒,文人成詩,鄉人交友,商人謀利,閑人度日,小人播讒,游人愁歸,情人圓夢。這一杯酒,真真是人世間第一寶物。”
原標題:人生百般,酒中見微
作者:蘇錫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榮譽退休教授。
酒之源起存爭議
和周邊的熟人相比,我的朋友真是少得可憐,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似乎越來越少。我自己有時也會自問,為什么朋友這么少。想來想去,除了性格過于慵懶、言語不招人喜歡、外形太德高望重外,最主要的原因,我以為還是滴酒不沾。
酒,是社交的媒介,是人際關系的潤滑液,是感情升溫的助燃劑。
酒之為用大矣哉!設想一下,一群人歡歡喜喜聚到一起,再三謙讓下入座,簡單幾句話決定了今晚喝什么酒,接著就是開酒、醒酒、斟酒、敬酒。
此時,你怯生生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兄弟我滴酒不沾。”接著,還有一兩位不知趣的也跟著說:“我也不喝酒。”座上氣氛立刻凝重起來,這時如果有人走進來,或許會以為座中有人因債務糾紛或情色矛盾陷入尷尬了。真可謂是一人向隅,舉座不歡,不喝酒的人之不近人情、不受人待見由此可見一斑。
我雖然不喝酒,其實還是蠻喜歡看人喝酒的,尤其喜歡看人喝醉酒。
自抬身份說一句,在這一點上有點像蘇東坡。蘇東坡也不太能喝酒(他其實是太過自謙了),但喜歡看朋友暢飲:“余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則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余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余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
酒的確切起源,眾說不一,缺實據而多傳說。大致可以推測的是,古人因為蔬果意外發酵釀出的汁水有令人愉悅的口味而刻意模仿,因而形成釀酒的工藝。
中國傳說中,酒的發明者有儀狄(夏朝)和杜康(周朝)兩種說法。前一種說法因為夏朝的存在缺乏足夠的考古證據支持而受到一些質疑,所以說起酒的起源歷來似乎還是把功勞算在杜康頭上的居多。
最有名的莫過于曹操的《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即使從周朝算起,酒在中國的歷史也有近三千年了。
酒在國外的歷史似乎更長。大約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用糧食和水果釀的酒已經出現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但那時的酒酒精度低而糖度高,更像是一種含酒精的飲料。
我們常說“燈紅酒綠”,酒似乎應該是綠色的。雖然今天已經見不到綠酒,但古人喝的似乎就是綠酒,有白居易的詩和晏殊的詞為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據白瑋在《歷史的味覺》一書中考證,古人口中的綠蟻、醁酒確實是泛綠色、浮綠沫的綠酒,最早產自衡陽的酃湖地區,“酃醁”因此成為古文中美酒的代名詞。估計是因為工藝繁復,效率大不如其他釀酒方法,綠酒早已失傳。
禁酒之令何其難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酒就給人們帶來無盡的享受、刺激、煩惱、痛苦甚至災禍。帶來享受是酒的功勞,造成煩惱和災禍的卻往往是控制不住自己酒癮的人。
為了防止酒后失德失態,中外都有不少法規制度來懲罰約束酒徒。
《尚書》就有“酒誥”篇,告誡世人以酒為戒,可見幾千年前國人就有飲酒過度的壞習慣。但限酒、禁酒的律法似乎是最難施行的。
漢蕭何造律“三人以上無故群飲,罰金四兩。”史書未見有切實處罰的記錄,估計也就是說說而已。
最有趣的禁酒鬧劇發生在美國。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制造、售賣乃至于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的飲料皆屬違法。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
梁實秋當年正在美國留學,實地感受了一下禁酒的荒唐。
有次他去紐約,朋友說帶他去喝酒。到了一家中餐館,熟門熟路地繞到后院一間密室,大模大樣喝起了五加皮。正喝著,突然闖進一個警察。梁大驚失色,朋友叫他別慌。
只見警察對他們視而不見,找一張空桌坐下,把佩槍鏗然放到桌上。侍者馬上端上一瓶五加皮,警察端酒就喝了起來。一會酒瓶見底,警察趴在桌上酣然入睡。“1933年禁酒廢,直如一場兒戲。民之所好,非政令所能強制”,梁大為感慨。
類似的地下酒吧(當時被稱為Speakeasy,意為“輕聲說話”)幾乎遍布美國各地,僅紐約一個城市就有幾萬家。
禁酒令大幅減少了政府的稅收收入,但并沒有使酒精的消耗量減少,反而使私釀酒猖獗、假酒泛濫、執法官員受賄腐敗,黑手黨更借由運販私酒獲得龐大利益。
有趣的是,禁酒令催生了大量的學術研究,但結論卻莫衷一是。有的研究證明禁酒令成功地減少酒類消費數量、肝硬化死亡率、因酒精性精神病而要進入州立精神病院的人數、因公眾醉酒而被捕的人數以及曠工率,也有研究證明禁酒令刺激了隱蔽的、有組織、廣泛的犯罪活動,甚至還有研究證明在禁酒區醉酒駕駛而導致交通意外的概率比非禁酒地區還要高。
看來不管政策好壞,只要有折騰學者都有活干。
能比較持久有效禁酒的其實還是宗教的力量。大多數宗教都有禁酒、限酒的要求,包括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等。
但不同宗教對禁酒的態度多有差異,摩門教地區和某些伊斯蘭國家對禁酒的態度比較決絕,佛教相對寬松。
清末民初在中國幾個主要的大城市流行過一陣理教(也稱在理教),理教嚴格禁酒。
據說當時在飯桌上只要說“兄弟在理”,立刻有人把你的酒杯收走。這么有效的拒酒理由如今只有“今天我開車”差堪比擬,沒想到汽車時代帶給我們的還有這么一個好處。
再論“酒桌文化”
酒桌上頗讓人困惑的現象是勸酒、敬酒。
勸酒似乎是中國獨有的飲酒文化,南北方都盛行,北方顯然更勝一籌,發展出一套說辭,被敬的人不喝就很難下臺。什么“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慚愧”,押韻又順口。勸酒的動機很可能是熱情、尊敬,但看在外人眼里總覺得有點強人所難。
在飯桌上看到有人強勢敬酒,我時常疑惑:酒到底是不是好東西?如果是好東西為什么自己不喝而一定要讓別人喝?如果不是好東西為什么要強加給別人?“敬酒不吃吃罰酒”從來都是不識抬舉的表現,但在我看來,敬酒、罰酒都是喝酒的借口,所謂的酒桌文化,我這種無趣的人注定是無法理解的。
因為要敬酒勸酒,能喝酒就成了社交場合和職場應酬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
需要頻頻與別人打交道的采購、銷售部門能喝尚屬正常,現在據說連做財務的也要會喝,不然在銀行、稅務面前說不上話。平時公事公辦的態度到了酒桌上一定多有松動,說話放肆一點別人也不好意思太計較。借著酒意開口的仿佛借了個膽,壯著酒膽答應的有如用別人的錢在承諾,雖然彼此都明白酒桌上說的話大多不能兌現。
雖然酒桌上氣氛比平時輕松,但規矩可一點都不少。晚到的要自罰三杯,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通常要說“我干了,您隨意”,干杯時下級、晚輩要盡量把酒杯放低一點,如此等等。
酒桌表現出來的酒德、酒品,很多人還是非常在意的,常聽人提起某人酒量不行,酒品還不錯。所謂酒品好,通常也就是敢喝,來者不拒。
感覺中,每個單位好像都有那么幾位以善于喝酒見長的,往往還是女士。一到有重要應酬需要就慨然出動,在酒桌上斬敵于杯下,好不威風。
勸酒、敬酒的后果之一就是喝醉,通常都是從一開始的彬彬有禮到臉紅微醺,一路再到醉意漸露、醉眼惺忪、醉態酩酊,最后或胡言亂語,或酣然入睡。
其實,喝酒買醉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是暫時擺脫社會身份束縛的自由,是回歸原始快樂的生活體驗。
有人認為,喝酒最怕的是喝十次醉十次的,一點自制力也沒有,不能做朋友。喝酒更怕的是喝十次一次也不醉的,沒有煙火氣,太冷靜,也不能做朋友。
這個說法和明代的張岱類似:“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人以類分,這個類不僅是能不能喝酒,而且還要進一步分為能不能喝出深情和真氣。
我這種滴酒不沾的連進入分類的資格都沒有,慚愧。
中國人喝酒習慣以菜伴酒,以酒帶菜,于是生出一種特殊的菜肴類別叫“下酒菜”(千萬不要給外國人解釋下酒菜,他們根本無法理解)。
下酒菜一般要有幾個特點:一是不怕時間長了變涼,所以一般都是冷菜;二是不容易飽腹,以免影響后面的正餐;三是容易取得,容易準備和添加;四是沒有明顯的地域偏好,皆大歡喜。
網上曾有十大、五大下酒菜的評選,不管誰來選,花生米一定名列榜首。
來一碟花生是許多人喝酒的前奏曲。花生居然和喝酒出雙入對,估計老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
寧紹一帶的茴香豆,北方的拍黃瓜,江浙地區的鹵豆干也普遍受到酒客歡迎,但多少有點地域性。
“詩”“酒”之思
喝酒除了令人失態,也能激發創作靈感,所謂詩酒人生,無酒難有好詩。
明清小品說得明白:“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清代張潮《幽夢影》)多情與好色的關系,因為周邊的朋友都不承認自己好色(我也不承認)而無法確證,詩和酒的關系卻不難從朋友中找出實例。
同事許定波教授詩情磅礴,據說詩都是酒后寫的,不喝酒是寫不出來的。他酒量驚人(也有說不過如此的),在會計學教授中鶴立雞群。
酒量和詩情相匹配,順理成章。我不能詩,才情不夠或許是個原因,但更主要的我以為還是不能喝酒。這樣一想,心里頓時倍感寬慰。
中國歷代詩人,出名的基本都是能喝、愛喝酒的,李白和劉伶無疑是他們中最有代表性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你看,酒杯端起來連皇帝老子都懶得理了。
“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酒名最盛的文人,流傳下來的唯一作品是《酒德頌》:“唯酒是務,焉知其余?”他“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晉書》)。喝酒喝到不顧生死,劉伶境遇的凄慘,今天讀來還是讓人唏噓不已。愛喝酒的詩人還可以舉出一大串來,陶淵明、杜甫、賀知章、蘇東坡、辛棄疾、陸游,等等,舉不勝舉。
除了劉伶的《酒德頌》,歷代文人還留下了許多贊美酒德、規勸濫飲的文字,如西漢揚雄的《酒賦》、三國曹植的《酒賦》、北宋張載的《酃酒賦》、明朝袁宏道的《觴政》,等等。
酒蘊含的美好、酒帶來的陶醉、酒容忍的忘我,流動在字里行間。文人與酒,千百年來便是這樣相伴而行。
書法家的佳作往往也在酒后誕生。
草書的巔峰是唐朝的張旭和懷素,二人均好酒,且酒后狂放不羈,佳作一揮而就,留下了“顛張醉素”的美談。蘇東坡的書法神品也大多產生在酒后:“仆醉后輒作草書十數行,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可謂酒催神助,常理無法解釋。
中國女性中喝酒喝出大名的要數楊貴妃了。據說楊貴妃是因為唐玄宗爽約未能來一起賞月而悶悶不樂,以酒解悶,喝出了千古一醉。
梅派名劇《貴妃醉酒》讓人看到醉態也可以美不勝收。要是楊玉環能預知自己的結局,大概她會寧愿一醉不醒,神歸天界。
最令人心寒的喝酒大概要算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了。黃袍加身坐上皇位的宋太祖生怕別人如法炮制,一場酒宴,一臉苦相,一杯濁酒,讓一起拼殺出來的兄弟乖乖交出兵權回家安享晚年。老板的酒是不好喝的。
文人喝酒,總要弄出點助興的名堂,于是便有了酒令,有了“曲水流觴”和投壺。
酒令考驗的是文史知識的積累和臨場應變的急智。沒有滿腹詩書的難免要張口結舌、窘相畢露。
“曲水流觴”和投壺都是酒令的早期形式。所謂“曲水流觴”,就是一群雅士,在山水間擇一蜿蜒小溪,眾人沿溪散坐。從上游取杯斟酒,將杯放入水中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飲酒賦詩,詩不成便要罰酒。
詩酒交融的“曲水流觴”顯然是自信有七步成詩之才的文人才喜歡的游戲。投壺是執箭投壺,現在早已失傳,想來應該是未投中的罰酒,相對比較簡單。
余生也晚,行酒令的雅事無緣見識,于是只能從小說一窺其貌。
《紅樓夢》有不少酒令的描寫,連賈母也喜歡行令助興:“咱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書中令官鴛鴦行的是骨牌令,“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合韻。錯了的罰一杯”。大觀園中各人行的令雅俗不一,卻都揭示了各自的性格和命運。
今天在酒桌上已沒有了酒令的蹤影,偶爾能看到的只有猜拳。“哥倆好啊,跑不了啊……”,熱鬧倒是真熱鬧,煩人確實也是真煩人。
英國的丘吉爾首相據說是杯不離手,嗜酒如命。有人嘲諷說他“只在吃飯和不吃飯的時候喝酒”,他自己卻辯稱“我控制酒的時間肯定比酒控制我的時間多”。
你看,會喝酒的經常以酒量自豪,但被人當成酒鬼又讓酒徒耿耿于懷。百般人生,酒中見微。性格人品,酒桌盡顯。美酒當前,顧不得那么多了。
這一杯酒,得意時助興,困頓時解愁,低落時分憂,思鄉時催夢。借著這杯酒,文人成詩,鄉人交友,商人謀利,閑人度日,小人播讒,游人愁歸,情人圓夢。這一杯酒,真真是人世間第一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