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茅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專題調研銷售系統。
▲李保芳講話
會上,李保芳強調:“茅臺現象是一種多角度、多方位的現象。其中,茅臺營銷現象,在中國的營銷體系和營銷方式中是最獨特的,中國白酒行業的任何廠家都沒有參照和借鑒意義。”
那么茅臺營銷現象到底如何呢?我們細細分析。
民以食為天。食品飲料行業一直是資金關注的重點板塊,為營銷傳播奠定了雄厚的群眾基礎(見圖1)。
國外品牌營銷的成功,促使茅臺調整營銷戰略。貴州茅臺品牌是率先走向世界的中國民族品牌代表,是我國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并蟬聯歷次國內名酒評比之冠。長期以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奢侈品牌幾乎是一片空白。
天然環境使茅臺成為名副其實的稀缺品,投資價值巨大,產量極為有限。
茅臺品牌也具有較好的信譽度,從今年初市場資金流入就得以見證(見圖2)。
2016年,茅臺提出要大力推進電商渠道,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有利于茅臺節省銷售成本,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依托電商銷售渠道,能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優化顧客群體結構,實現銷售結構的扁平化。
茅臺集團作為國有企業,肩負著振興民族工業、當好行業領跑人的重任,必須追求合法規范、穩健經營、忠誠擔當、良性增長的企業文化,引領白酒行業向著生態文明、飲食健康、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
作為“中華名酒”的茅臺,實施差異化戰略,在酒文化上做文章。
近3年來,已開發近200款概念酒、紀念酒、收藏酒,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培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吸引了年輕人、普通人的目光,開辟了“民酒”的全新概念。茅臺已經認識到應該從產品結構本身進行轉變,在加固傳統高端消費層的基礎上,把茅臺品牌進步推向中低層,培養多元消費者,拉動消費持續增長。
茅臺集團致力于品牌建設,從技術、文化、人才、資本、資源等方面向品牌靠攏,實施品牌戰略;生產方式從“綜合使用”到“循環利用”轉變,首創生態環境經濟產業示范園,實現經濟效益與保護環境相結合,起到示范作用。
茅臺集團繼承了我國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奮發有為,開拓進取,釀造產業園區成龍配套(見圖3),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確保了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
茅臺集團擁有優秀的白酒鑒定師、釀造人才和管理人才,進一步完善切合實際的營銷戰略,在新時代背景下高瞻遠矚、科學謀劃,在改進傳播理念、方略、手段、體制機制等方面,全方位持續創新,確保茅臺企業永續發展,始終占據白酒行業的領軍地位。
8月8日,由股份公司董事長李保芳主持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2019年度第五次會議上表示,成立已有三月的集團營銷公司將正式加入貴州茅臺營銷板塊,成為與既有營銷渠道形成錯位發展的重要力量。
8月21日的調研會上,李靜仁指出,茅臺現有營銷體系和原有營銷體系相比已經發生了重大變革,兩家公司對原有市場要有深刻理解,對未來趨勢、市場把控要有整體系統的思考,對當下問題不能局限于集團營銷公司和股份銷售公司層面,要站在集團層面思考問題,只有底數清、情況明,才能重組構建出新的營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