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大補酒
杜仲,是落葉喬木杜仲樹上割下的樹皮,它的藥用價值很高,含有多種功效。
1960年,因國家糧食困難,以保證平壩窖酒的生產,廠里便發展多品種釀酒方式,首先釀造的是以虎骨作原料,配以白酒泡制和白糖調味加工而成的“虎骨酒”,后因市場滯銷而停產。
繼“虎骨酒”之后,廠里為扭虧為盈,亦為滿足市場不同層次的消費需要,1970年,平壩酒廠又開發了第二個藥性滋補酒——杜仲大補酒。它以優質高粱酒配以杜仲、廣狗鞭、鹿茸、枸杞、淫羊藿、巴戟、大棗、蛤蚧等十八種貴州優良藥材和白糖(或冰糖)等輔料進行配制,加工而成。
此次試制工作由陳先潤同志負責,稅務局的傅崇剛同志也參加了此次試制。試制過程中,因有省外貿部門的支持,加之試制人員勤學苦鉆,于1980年5月完善其工藝生產流程。
1980年9月試制成功后,其感官品評和理化衛生指標均符合要求,色澤棕紅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藥香清雅、入口甜、味醇、藥味適宜。
自從它問世以來,由于酒質優良,藥味醇厚,藥用價值高,投放市場試銷的反應又較好,于是,廠里決定批量生產杜仲大補酒。
有消費者反應:杜仲大補酒香味舒適,具有舒筋活血,滋陰補腎壯陽等特點。因是滋補性藥酒,很受廣州、上海、廈門等沿海地區的消費者喜愛,而且都是通過省外貿易部門遠銷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港澳等國際市場。
1981年,杜仲大補酒的跨國銷售,拉動了平壩經濟的發展,榮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授予杜仲大補酒榮譽證書。
1985年4月,因生產金壺春酒,多個窖酒車間改為金壺春酒車間,為加大金壺春酒的生產,全廠資源都提供至金壺春酒車間。
1986年3月起,由于受生產場地和設施的限制,加之消費者水平的提高,杜仲大補酒的銷售由暢銷轉為緩銷,產量在逐年下降,直至1987年元月,廠部決定以銷定產,全力以赴抓平壩大曲的生產。
此文章由小編進行翻譯編寫,帶領大家回味平壩酒廠歷史,領略平壩窖酒傳統。
欲知后事如何,我們下周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