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判斷一瓶酒水平最簡單直觀的方式。
沒有比分數更簡單粗暴的方式了:90就是比89好,100分就代表這瓶酒是完美。
可是,但凡有些經驗的人都會發現,參考分數買回來的酒時常會讓人失望。
“那瓶知名酒評家打95分的酒,開瓶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最多也就91分的水平吧。”是很多人經常的內心寫照。
誠然,有些酒評家的手是出了名的松,有些酒評家的“標準”又實在奇怪,讓人根本搞不清他們為什么打出這個分數(我們就不點名了)。
這樣的分數其實大家參考過幾次后都知道繞著走,倒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最讓人受傷的是,跟著靠譜的酒評家買酒也還是會踩雷。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分數不能帶我們買到滿意的酒呢?
酒評家評的是酒好不好,不是評好喝
首先,好酒不等于好喝的酒。
當然,大部分好酒都是好喝的。
但不可否認有少部分酒從專業角度來看很出色,但其實“并不好喝”,或者說,不符合很多人的審美。
酒評家更多會從一款酒是否復雜,深刻,平衡去打分。而大眾可能更關心一款酒的味道是否讓人愉悅。一瓶脆爽的長相思或者芳香四溢的小甜水喝起來的確令人享受,但可能從專業上來說,這樣的酒無法給出特別高的分數。
同理,一些很復雜深刻的酒,喝起來可能并不那么對大眾的胃口。
有一些產區在專業人士和大眾眼里評分差別特別大,是普遍“雷區”。
但其實每個產區都會有一些這樣的酒,這些高分酒可能就會大大低于人們的期望。
不同產區分數的標準不一樣
如果你看到一瓶來自不知名產區的分數很高的酒,而且價錢還不貴,正以為自己撿到寶時。我勸你小心,且告訴你一個秘密:名產區的打分更嚴,不知名產區的分數偏松。
同樣是打94分的赤霞珠,一瓶波爾多列級莊和一瓶保加利亞的赤霞珠,很有可能是前者的水平更高。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現象難以理解,甚至懷疑是否真的有這種現象,難道酒評家打分不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嗎?
這個現象很多時候的確是真的。
原因在于,酒評家在打分的時候,“絕對水平”當然是確定分數的主要因素,但他們也會考慮這瓶酒的“相對水平”,即,這瓶酒和同一風格的酒比處在什么位置。哪怕絕對水平一樣的酒,相對水平更好當然會更容易得到高分。
所以一瓶波爾多赤霞珠的94分是實打實的94分,是從波爾多那么多優秀的酒中脫穎而出的。而保加利亞的赤霞珠因為它的競爭對手并不那么強大,這個94分就會來得更容易一些。
酒評家的偏好
盡管酒評家們在原則性的評判標準上幾乎不會意見相左。
但不可否認有些酒評家有自己的偏好,容易給某些類型的酒打高分。
Robert Parker
有時候這些偏好很明顯,比如Jancis Robinson(JR)是出了名的愛給甜酒,雷司令和加強酒高分;Robert Parker(RP)則喜愛濃郁復雜的酒。
而很多時候這種偏好并不那么容易看出來。
比如JR比起酒的硬素質,她很看中酒整體的和諧度。這導致她經常給弱年的分數比佳年還高,因為佳年通常提升的是硬素質,而不一定有弱年平衡。
還有的就更隱秘,比如Jeb Dunnuck(JD)就坦言他對Intensity but without weight(濃縮但不厚重)的酒很有好感。
如果你剛好參考了某些“有特點”的分數,而這個特點又不是你關心的點,那失望就是大概率事件。
Jeb Dunnuck
酒評家的狀態
人的品酒狀態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當天的身體情況,心情,天氣,室內的環境等等等等……
相信大家在喝酒的時候也都遇見過,這瓶酒在這天特別好喝,有時候真的就是因為你那天品酒的狀態正佳。
酒評家也和我們一樣是人,即使他們都極其專業,但也無法避免這種波動。
很多時候有些匪夷所思的高分就是就是這么被打出來的。
所以酒評家再打同一瓶酒,分數有時候會有大幅下降的情況……
02唐培里儂香檳曾經被JR打出過20/20,但之后再打就大幅降到了18.5
瓶差
人的狀態會波動,酒的狀態也會。
葡萄酒屆有一句名言,“There are no great wines,only great bottles(不存在所謂的好酒,只有好的一瓶酒)”
說的就是“瓶差”——即使是同一款酒,每一瓶都是不一樣的。
所有葡萄酒在裝瓶時就有微小的差別。因為陳釀時批次,瓶子里氧氣剩余多少都不同。
在年輕時,這種差別基本不會對味道產生影響。但隨著陳年,再加上不同的陳年環境,很有可能5年后同一款酒的味道已經是天差地別了。
除了老酒,另一個瓶差大戶是自然酒。自然酒因為裝瓶時不加或只加很少的硫(硫是保鮮劑),因此在瓶中的變化經常不可預測。
也有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是品質原因,單純就是因為打分那天酒的狀態特別好——這也是“瓶差”的一種,一瓶酒就是會在不同時間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表現力。
酒評家打分時候基本能選到儲存條件最好的酒,且一般都會試到狀態好的那一瓶才會打分。
他們喝到的,可能和我們已經不是“同一瓶酒”了。
分數通貨膨脹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分數有越打越高的趨勢。
在以前,拿到知名酒評家的90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如果能拿到95+,那真的是“世界級”的好酒。現如今,90分幾乎已經成了很多酒評家的“起打線”,只要酒本身還算不錯,那就是90。一個好產區的好年份,在一個酒評家那里拿到超過十個100分也不是不可能,放在以前,可能十年都打不出這么多滿分。
分數的通貨膨脹,也的確讓一些酒分數過高。
分數本身作為判斷標準就過于簡單
其實,哪怕上面那些問題都不存在——就讓我們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完全公正的評分。按這個分數買酒就不會失望了嗎?
恐怕還是會經常失望吧。
說到底,葡萄酒是一件藝術品,是如此復雜而且奇妙,一個小小的簡單數字不可能洞穿它的全部。
一個90分,它可能是硬水平不夠好,但喝起來很有靈性的90分;
也可能是素質過硬,但其實顯得有點呆板的90分;
也可能是一個綜合素質沒有短板但也沒有長處的90分。
數字確實很有用,能夠幫我們快速判斷一瓶酒的大概水平。
但當你過于依賴這個小小的數字時,你其實已經將自己置于了險境之中,你沒有探究這瓶酒背后的靈魂,就指望它開瓶時就完全符合你的心意。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和你不了解一個人,只憑身高,體重,收入等這些數字就選擇和一個人結婚是一樣的,這個人大概率不符合你的心意。
那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有,就是看分數的時候去讀酒評。
這能讓你意識到酒評家為什么給這瓶酒打了這個分數,從而大概率降低錯判概率。
否則,分數能夠提供的,只是一個在我們這個快餐化時代的粗略參考,以及,我喝了一瓶高分葡萄酒的快感而已了。
文 | 陳知人圖片來源于網絡? 知味葡萄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