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茅臺,你會想到什么?
國內首個奢侈品;市值一度追上LV母公司;位列深滬兩市首位。
的確,真要上個有逼格的聚會,還真只能喝它,那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來自中國西南貧困且偏遠貴州的這家酒廠是如何倒騰,能獲“國酒”之稱,市值一度超過可口可樂,甚至是波音的兩倍的。
這個就不得不提它的營銷之道了。
放眼商界,論故事營銷,茅臺酒可謂稱得上是鼻祖。
我們先說說茅臺金獎之爭的故事,咱們現在打開貴州茅臺官網,看到茅臺列出的第一個榮譽就是:1915年美國巴拿馬博覽會的金獎,而實際上呢,貴州茅臺酒當年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的銀獎,只是第四等,即便是其宣傳的金獎,也只是第三等而已,那茅臺是如何把這金獎(招牌)打入人心的呢?
先說說巴拿馬博覽會是個啥,為什么大家都去搶著蹭它的熱度呢,當時實力雄厚的美國,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的通行,于是決定在1915年舉辦一個博覽會,邀請全球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前來參展,這就像咱們今天的世博會。
你想想啊,1915年,國內當時正處于動蕩的階段,但是仍有一批企業卻在動蕩中尋求變革,很多企業就帶著自家的產品,殺到巴拿馬博覽會上去了,以圖贏得世界聲譽,沒想到第一次就中了頭彩。
當時獲獎的中國酒類超過了50種,其中就有茅臺,不過茅臺只是拿到了四等獎。
一等獎是給誰的呢?衡水老白干,山西汾酒和河南寶豐酒。
但是茅臺回國后怎么講,當時那處展覽,人山人海高手如云,個個都是全球一流的產品,我們家茅臺酒包裝沒有人家亮眼,本來是沒有人會關注到的,結果我們一打開那個酒壺蓋呀(其實是砸了一瓶酒)瞬間酒香四溢,人全圍了過來,就這樣得了獎。
你看看茅臺這三言兩語,就利用獲獎經歷,把自家酒香這個特點迅速傳播開了,那么相比之下,拿到一等獎的那三位,就有些默默無聞了,要是你不查資料,還真不知道他們也得獎了,所以這個真是抱著金飯碗要飯吃,給你王炸,都打不贏。
我們再接著看,茅臺的營銷大師是如何操作的。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茅臺酒的瓶身包裝上定的是,解放前曾在巴拿馬的賽會上評為世界名酒第二位。
到了九十年代,瓶身的標簽改為“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獎章”,這個算是實話。
2003年,這個標簽再次變更為“茅臺酒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并沿用至今。
于是就在媒體造勢以及宣傳下,茅臺酒也一步步將銀獎變成了金獎。你還真別說,這個金獎名號啊,幫助茅臺在零三年酒產量突破了萬噸大關。
后來,當時的金獎得主山西的汾酒實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兩家的官司也打了很多年,雖然最后也沒打出個輸贏,山西汾酒好歹也蹭了一波熱度,起碼比另外兩位金獎得主老白干和寶豐酒的知名度大多了吧。
你說,這拿獎的千千萬,但是像茅臺這樣會營銷的可沒幾個,這要是擱到今天呢,這營銷手段可以批量生產成網紅了。
茅臺的第二波操作,這個可謂更甚,如果我問你:開國大典的國宴用的什么酒,很多人可能脫而出:“不是茅臺酒嗎”?但其實不是。1949年的國宴用酒,擺的是山西汾酒,杏花村的。可偏偏怎么江湖傳言就成了茅臺酒呢?
這里就要說到茅臺的最大貴人,咱們的周恩來周總理,為啥呢?他老人家呀,就喜歡喝茅臺,可謂是茅臺的忠實粉絲,雖然擺的是汾酒,可總理確實喝的是茅臺。
所以后來雖然有同行質疑國宴沒有茅臺時,茅臺只需回懟一句,總理喝的是什么酒,就把這個給圓場了。因為總理喜歡,自然當時很多部下老同志們,都慢慢習慣了喝茅臺。
因為有了大眾認知,所以從2000年開始,茅臺酒就開始申請“國酒”這個商標。
沒想到2012年“國酒茅臺”這個商標還真通過初審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如果沒啥意外的話,基本上可以通過。
沒曾想茅臺酒這也是急火攻心,好事還沒成就開始大肆宣傳,這不就惹怒了眾同行集體發難,最終這個“國酒”商標是沒有申請下來,但茅臺在人們心中國酒的形象自此留在了老百姓心中。
所以最后總結下,茅臺在對外營銷方面確實做的有些過,甚至有些讓人覺得惡心。但說到產品品質方面,茅臺在這點還算堅持了原則,在同類醬香型白酒中確實出類拔萃。
這就好比一個人,嘴賤點沒關系,但人品得過關啊!
喜歡喝酒的,走一波點贊評論!
往期精彩推薦
“真假茅臺酒”鑒別——外箱篇十大方法!
“真假茅臺酒”鑒別——封條篇 10 看!
“真假茅臺酒”鑒別——膠帽篇 18 種方法!
“真假茅臺酒”鑒別——酒標篇15 種方法!
“真假茅臺酒”鑒別——瓶底篇六種方法!
“真假茅臺酒”鑒別——飄帶篇3看!
“真假茅臺酒”鑒別——噴碼篇!
讓文化 · 去旅行——關注我,了解更多醬香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