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8年的一天,繁忙的廣州港迎來了一艘名為“阿穆芙萊特”號的法國船只。這艘以海神波塞冬妻子之名命名的貨船,在兩年后載滿了從中國運回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等商品順利抵達法國,由此拉開了中法茶葉直接貿易的序幕。
300余年后的2017年,一列從法國里昂始發的中歐班列在2月的春風中抵達武漢,這趟中歐班列裝載著法國18個酒莊的近30款葡萄酒。一份來自葡萄酒故鄉的深情厚誼,為4月末在武漢舉行的中法文化經貿論壇鋪墊了酒香四溢的序曲。
從中國廣州到法國里昂,一個是中國明清兩代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是“歷久不衰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方發祥地”,一個遠居歐洲西部、以絲綢貿易而聞名,是古絲綢之路的終點,更是歐洲重要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一東一西兩座城市,成為兩種文明在跨越時空的絲路上的兩個坐標,而中國茶與法國酒,也成了中法文化互通的象征。
復刻東方古國的香韻
1700年1月7日,沉浸在新世紀節慶氛圍里的法國凡爾賽宮,上演了一場由奧爾良公爵策劃的“中國式”舞會。整個巴黎的上流社會為之沸騰,各界名流顯貴紛紛到場。無數歐洲貴族更是有幸得以見到法蘭西偉大的“太陽王”路易十四,身著中國服裝,在一頂中式轎子中隆重出場。熱衷于品茶的路易十四,在舞會上展示著中國味道,與歐洲名流們共享著新世紀的福音。整個18世紀歐洲大陸的“中國熱”,成為了貴族文化的符號。
在東方,18世紀的中國正端居康乾盛世的威儀中,這與彼時歐洲大陸兵荒馬亂的教派紛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因富產絲綢、陶瓷和茶葉而走入歐洲上流社會視野的國度,在傳教士們口口相傳的贊頌里,成為了歐洲人集體仰望的“烏托邦”。
從中國舶來的茶葉受到了歐洲貴族的青睞。喝茶,成為了上層社會的流行風尚。在漫長的習俗演變中,貴族們將喝茶的藝術,變成一種優雅的休閑習慣:下午茶。1662年,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的凱瑟琳公主,公主隨嫁妝帶來的一小箱中國茶葉,打開了茶葉在歐洲貴族中風行的歷史大門。后來又經過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的“個人宣傳”,下午茶成為了午后三點到五點半,風靡多瑙河沿線各國的高雅標配。
對于貴婦們來說,一壺來自中國的祁門紅茶,搭配三兩精致可人的點心,要遠勝于宮廷里洛可可式碧衣華服的裝點。
法國18世紀著名油畫家、皇家首席畫師弗朗索瓦·布歇,在他的油畫中生動描繪了皇室貴族享用下午茶的景致。同一時期的油畫《在巴黎滕布爾宮的英式下午茶聚會》和水彩畫《公爵夫人花園聚會》,都描繪了法國貴族按照英式習慣品嘗下午茶的場景。中國茶承載的中國文化,在涌入法國文明的第一刻,就奠定了美好的開始。
這種神秘的東方樹葉因醫學家宣揚的利于防病、治病的觀念,被法國上層社會所接受。但茶文化在法國的形成,與歐洲其他國家有很大的不同。浪漫的法國人并沒有像“海上馬車夫”荷蘭一般提早進行海外貿易,也沒有像英國人一般癡迷于昂貴的下午茶彰顯的尊貴身份,而是將中國的飲茶文化提煉為一種精神雅趣。
從1636年首批茶葉抵達巴黎,到法國上層社會鐘情茶道,再到法國成為今天歐洲茶室文化最盛行的國家之一,法國人一直保留著品茶的習俗。在法國大革命之后以及19世紀末“中國熱”消退的年代里,他們還保存著對飲茶文化的理解。
經過歷史的變遷,愛好茶道文化的人群從18世紀的皇家大臣主管馬薩林、劇作家拉辛、知名作家德·讓利斯夫人等貴族階級,轉移到了各個階層的法國人身上。舊時極富醫效保健功能的貴族飲料,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茶館文化傳遞中國味道
茶文化在法國社會鋪開后,形成了獨特的“茶館”文化。19世紀的法國,餐飲場所已廣泛供應茶水。現藏于斯德哥爾摩國立博物館的法國印象畫派大師雷諾阿的作品《在安托尼媽媽的旅店》,就借用日常生活情趣的主題,展現了社會餐館中的茶飲場面。
法國茶館里的中國茶葉曾經覆蓋中國10個省份的30多種綠茶,而在普洱茶的產區云南省,一種名為“銷法沱”的普洱茶更是專門為銷往法國而特別制作。如今,中國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紅茶是深受法國茶館推崇的三大紅茶品種,而后二者都根植于中國紅茶,是中國紅茶自絲路傳播到西方、在當地種植后的變種。
在中國的北京、廣州、成都等地,茶館是市井氣息濃厚之地,不僅網羅著天南海北神聊暢述的各色人群,還是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大觀園。在一碗茶水的香氣升騰中,有人說書,有人唱戲,有人下棋,有人賞鳥。
類似于中國式的品茶,法國人也不喜歡居家獨飲,而是傾向于前往茶室集體品用。與西方人在咖啡館喝咖啡相同,茶是人與人交流的媒介,而不僅僅是飲品。19世紀法國美術思潮興盛時,咖啡館、茶館幾乎成為法國乃至歐洲藝術創作的容器,見證了無數藝術創作靈感的迸發、文化交流的對撞。
東西方的茶館文化有著相通的氣息。1980年9月25日,老舍話劇《茶館》開啟了歐洲巡演,北京人藝78人組成的《茶館》劇組,歷時近50天,在聯邦德國、法國、瑞士三國14座城市共演出25場,受到了歐洲人民的熱烈歡迎。一時間,法國“茶館熱”與品茶文化再度興起,幾十年來經久不衰。
酒香里的氣質互補
茶葉從中國走向海外,一路向西豐富著絲路沿線各國的杯中文明。而葡萄酒在西方本土發明醞釀,也逐漸影響著東方古國釀酒工藝的革新。
《圣經》里曾有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說:“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親是種植葡萄的農民。”在著名故事“最后的晚餐”里,宴席菜單里的核心要素是葡萄酒和面包。傳統西方宗教世界里,葡萄酒不僅是果香與酒精的簡單結合,更代表著愛與救贖,占據了西方人的精神高地。
在葡萄酒王國中,法國因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及土壤環境,成為葡萄酒的主要產地。而悠久的歷史、風格多樣的產區和獨一無二的口感,又讓法國葡萄酒享譽世界。
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老牌葡萄酒生產國,嚴格限定葡萄酒的等級劃分。1855年,在世界萬國博覽會上,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定下了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等級劃分制度,這一直影響著現今的波爾多紅酒等級劃分。講究規則與浪漫主義平衡的法國紅酒,濃縮了貴族文化和優雅的紳士情調。
當中國人大碗喝酒的豪放與法國人捻指細品的優雅相遇,會發生什么?
與西方相區別,中國的酒文化源于農耕文明。大自然孕育了谷物的自然發酵,又有勤勞的中華先祖巧妙地掌握了發酵制酒的技能。大雨過后的窖存谷物吸水發芽,活化淀粉酶在低溫環境下將淀粉變成糖,糖與水在酵母的作用下最終成為讓人癡迷的瓊漿玉露。中國黃酒、白酒的“接地氣”成為了中華酒文化的精神內核,人們用酒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用酒表達內心的熱情與愉悅,也用酒來祭祀祖先和土地。
因為古絲綢之路,中西酒文化有了互通和碰撞的可能。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關于葡萄酒的見聞。西漢中期,中原百姓引進了葡萄并招來了釀酒藝人,自那時起,中國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在糧食釀酒的主流技術之外,還引進了水果釀酒的技術。
中國雖是酒文化大國,但最初的釀酒工藝還不能使酒類長期保存,稍有不慎美酒就會酸化腐敗。元代以后,歐洲傳教士的絲路之旅,帶來了西方蒸餾酒技術,大大延長了中國傳統酒類的保質期,還使酒的口感與成色更好。在學術界的主流論調里,我們如今飲用的中國白酒,采用的正是在西方蒸餾酒技術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特色的釀酒工藝。
從盛唐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到元代《馬可·波羅游記》里記錄的山西太原葡萄園盛況,再到明朝《本草綱目》里的葡萄酒釀造方法,葡萄酒從絲綢之路的西端一路風塵,擁抱了古老的中華文明。
從廣州到里昂,當中國茶遇見法國酒,新世紀的絲路為兩國開辟著更多的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的機會。在歐洲,法國是唯一連續近50年茶葉消費量持續增長的國家。在中國,法國依然是中國第一大葡萄酒進口來源國。
如今,每周三班列車往返于中歐之間。從前用腳步丈量的陸上古絲綢之路,如今已開行貨運專列,從武漢到里昂只需要15天便可抵達。當廣州港的木舟駁船被萬噸級的貨輪取代、腳夫身扛的麻袋被集裝箱更替,兩千年興盛不衰的海上絲路又當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