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家酒評內容中心 周琴
擴產,一直是酒業熱門話題。除了幾次政策調整導致行業產能略有減少而外,其余大多時間,酒企都在謀求擴產。
近幾年,以醬香型白酒為典型代表,整個白酒行業都興起了擴產熱潮。事實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白酒企業也扎堆擴產過。時隔近40年的兩輪擴產,其背后有何不同?
上世紀80年代,白酒行業第一次集體擴產
1984年,國家不再對白酒廠調撥糧食,酒廠采用市場價格采購糧食。至此,白酒行業進入市場化運作,并逐漸興起了第一次集體擴產熱潮。
此次擴產最多的要數汾酒,也正是這次擴產讓汾酒拔得酒業頭籌,成為名副其實的“汾老大”。
汾酒此次擴產從1983年7月開始,第一期工程設計生產能力3000噸,占地34公頃,總投資3750萬元,工期計劃3年。此后,在向“國慶獻禮”的號召下,1984年9月、10月,汾酒3——6號釀酒車間分別建成投產,達到3000噸的設計能力,一期工程全部建成,1986年1月為期三年的擴建工程完成。
除此之外,茅臺、五糧液、古井貢酒、洋河等也不甘落后,紛紛持續擴建產能,做強企業地基。1984年,古井貢酒新建 1000噸產能;茅臺兩年內完成了800噸產能擴建;五糧液1986年擴建后產能達到1萬噸……
好酒時代來臨,白酒集體再擴產
近年來,中國經濟不斷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隨之提高,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白酒消費也朝著喝少一點、喝好一點的消費習慣轉變。這種消費習慣的轉變使得市場對高端白酒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優質白酒成為稀缺資源。酒業再度迎來擴產潮。
2016年,瀘州老窖投資 741,428萬元建設釀酒工程技改項目,2020年,瀘州老窖擬增逾14.6億投資推動釀酒工程技改項目。2017年,五糧液投資50億建陳釀倉儲包裝項目。2018年,茅臺宣布投資83.84億元建設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項目。
2020年,金沙酒業計劃投資20億元,啟動萬噸基酒擴建項目;同年,貴州安酒集團宣布打造2萬噸“安酒赤水酒谷”項目。
除此之外,習酒投資80億元擴產、古井貢酒出臺高達89億元的技改方案、今世緣自籌14.7億擴產、口子窖擬投入13.60億提升產能......無論是醬香還是濃香,抑或其他香型,這幾年眾多酒企紛紛忙著擴產。
都是擴產,本輪擴產有何特點?
相比上世紀80年代擴產著重追求產量的提高,近幾年酒企的擴產呈現了不同的特點。
如果說80年代的擴產更追求產量的提高,那么本輪擴產更追求質量。1978年改革開放,白酒市場需求增大,白酒的供應量低于市場需求。那時的消費者不追求名酒,消費的產品多為低端產品,而酒企擁有了產能就能快速占領市場。現在的高端白酒茅臺在21世紀之前,產量都不超過10000噸。彼時,清香型白酒汾酒由于生產周期短、原材料成本較低、出酒效率高,產能提高快,迅速占領了市場,成為了名震一時的“汾老大”。而近期擴產的酒企提高產能更追求技術改進,提高優質白酒的出酒率,生產出更多的優質白酒。因此許多擴產項目均被囊括在“技改”項目之中。
其次,本輪擴產除了對產能及技術的改進,還在系統升級上面做了全面升級,數字化特征明顯。比如金沙、國臺的此輪擴產覆蓋了從原料到產品、從產品到車間、從前臺到后端,涉及包裝、倉儲、物流、原料等諸多配套保障能力。
最后,本輪擴產更科學化、差異性明顯。觀察本論擴產的酒企會發現,無論是技術改造、廠房建造、數字化升級等規劃都很科學,且差異性明顯。
比如瀘州老窖的本輪擴產的廠房及酒庫設計標準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本輪擴產是伴隨著消費升級、行業復蘇的背景,擴產更科學,符合市場需求。而貴州安酒投資超50億打造的“安酒赤水酒谷”除了規劃生產方面的制酒、制曲儲存設施外,還將同步打造文化產業項目,集展廳、酒店、特色鑒賞區和村落建筑等于一體,創造生產與自然環境完美結合的生態酒谷。“酒+旅”的多樣形式擴產也在本輪擴產潮中漸漸凸顯。
擴產,一直是白酒行業的熱門話題。相較于80年代的擴產,本輪擴產的企業更理性、規劃更完善。而本輪擴產的效果要等多年后產能釋放才能顯現,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