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飄蕩于山野,殘陽一抹落在身后,此時的游子孤客需要的是一杯斷腸的烈酒,需要的是將那殘陽與鄉愁一起和酒吞下,既是消愁解憂,也是靜心抒懷。古之酒客的孤單之境,大抵如此吧。
酒客之愁,有淡如煙火。在宋代之后的古之各州、府、縣、鎮及鄉村的各種大小酒店里,飲酒已經十分普及,許多一般的市民群眾在此飲酒,固然有“為生之樂”,消閑娛樂,不失為一種樂趣。但是作為社會下層的市民,例如小商、小販、工匠、學徒、流浪人、貧民、江湖賣藝者等等,他們偶爾到小酒店飲酒,更多的卻為的是消除疲勞,平復心境,讓自己的究竟中暫時忘卻人世的勞苦;以酒消愁的,欲以排遣種種愁緒。
酒客之愁,有重如江海。漂泊江湖,酒杯在手,奔波為此生,此生盡奔波。在奔波途中,眼見世間全景。國愁、家愁、此身之愁,盡皆涌上心頭,此等心境,古之天涯游子可能會比現如今的我們更多一些感觸吧。我們還是以宋代人的話本《馮玉梅團圓》中的一則短故事為例,話本記述了南宋初年一位飄泊江湖的中年男子在江邊的酒樓即興作的一首《南鄉子》:“簾卷水西樓。一曲新腔唱打油。宿雨眠云年少夢,休謳。且盡生前酒一甌。明日又登舟。卻指今宵是舊游。同是他鄉淪落客,休愁。月子彎彎照幾州。”書生吟罷,在一旁聽著的書會先生附言了幾句:“這首詞末句,乃是借用吳歌成語。吳歌云:‘月子彎彎照幾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兩人的對詞,既是感慨自身飄蓬江海無處可依的孤獨,也是在感嘆社會混亂、民間離亂之苦。
酒后才知吳歌亦有苦語,這一曲血淚沾滿的吳歌大抵是舟師行船時所唱,聲情悲苦而凄怨。而詞的作者大抵是飄散他鄉的夜泊江頭的中年人,他在酒樓同北客共飲,相互慰藉,飲著深底大碗的酒,唱起悲苦凄怨的吳歌,試圖以曠達的態度來排解人生的苦難,卻只是以消極虛無的思想沖淡內心的痛苦。他也是屬于流離失所的中原人,所以特別唱出苦難的遭遇。這一首包含苦楚的吳歌也是南宋初年較為流行的酒樓之歌,最是能體現南宋初年市民的真實情緒。國移家破,雖暫安此身,與流亡何異!
一曲吳歌,半盞苦酒。此酒易飲,此情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