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人來說,剛開始喝紅葡萄酒可能不大習慣,因為紅葡萄酒是葡萄連皮帶籽一塊發酵釀造的,單寧含量比較高,所以嘗起來口感會比較澀。因此,作為新手來說,如何挑選紅葡萄酒以及如何飲用紅葡萄酒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入門級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口感柔順、簡單易飲的紅葡萄酒可能更適合。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從酒體輕盈的紅葡萄酒著手。
而酒標上有哪些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款葡萄酒的質量?
葡萄品種
葡萄品種可以大致告訴你這款葡萄酒的典型香氣特征、酒體、單寧、復雜度以及陳釀潛力。很多舊世界的葡萄酒生產國,如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一般不會標注葡萄酒的品種。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產區來推斷它的品種。比如,如果一款紅葡萄酒產自意大利巴羅洛(Barolo),那它很可能是用內比奧羅(Nebbiolo)這個品種來釀造的。
產區
產區可以告訴你葡萄酒的風格、濃郁度和風味特征。比如,波爾多(Bordeaux)出產的日常餐酒一般比較質樸,酒體中等,其酒精度比納帕谷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酒要稍微低一些。
在勃艮第(Burgundy),產區信息尤其重要,因為它的各個子產區的氣候和風土可能有著明顯差異,所產的葡萄酒在風格上也就有所不同,比如熱夫雷-香貝丹(Gevrey-Chambertin)的葡萄酒就比沃恩-羅曼尼(Vosne Romanee)的要強勁一些。
酒莊/葡萄園/生產商
這個信息非常關鍵,基本上可以告訴你葡萄酒的質量。在波爾多,酒莊是葡萄酒質量的最可靠指標。在波爾多1855分級中,現共有61家“列級莊(Grand Cru Classe)”,其中僅有5家榮登一級莊寶座,即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圖城堡(Chateau Latour)、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侯伯王莊園(Chateau Haut-Brion)及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便宜酒該不該買?
葡萄酒畢竟是一種酒類,價格存在一定的門檻。便宜酒該不該買呢?
葡萄酒打折的行為,會造成一個可悲的推論:說明沒有人愿意花更高的價錢買這瓶酒了。它能賣得這么便宜,一定因為葡萄來自某個不知名的產地,然后大批大批經過工業化加工而來。
可能確實如此:這瓶酒可能用一種沒什么名氣的葡萄釀成,不是名莊也不是名產地,工人的工資極低,或者干脆是因為超市以巨大的購買力為籌碼,才拐來的超低價格。不過,如果一款酒真的品質良好,它一定不會被如此埋沒:市場必然會對品質有所回饋。
真正的“性價比”存在于中檔價位
一旦你脫離了只喝便宜酒的階段,你就開始給予那些用心的釀酒者(而不是中間商)更多實質的支持。你開始為產地、低而精的產量以及細致柔和的釀酒手法買單,并且鼓舞酒莊主們的下一代繼續從事葡萄酒釀造的事業。
葡萄酒的世界是不斷“變異”的,而名聲需要幾代人才能鑄就。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許多不為人們所知、物超所值的寶藏。所以,如果能多付一點酒資,就花在大有潛力的中端酒上吧。葡萄酒的世界如此多樣,這樣的酒款不計其數,我們完全可以花費一生的時間去挖掘它們--盡管我們最終常常會駐足于幾款我們最心愛的“老朋友”。
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葡萄酒的世界有不少傳說和誤解,其中不少都和老酒有關。人們是為了什么,而去喝老酒的呢?是為了里面的酒,還是為了塵封的酒瓶,爛茸茸的酒標,“老酒”這個名頭,某個特別的年份,還是為了體會葡萄酒經久陳年的能力,或者膜拜一款大名鼎鼎的名酒呢?
也許到手的老酒確然是醇厚美妙的,但更可能僅僅是老得不行而已(毫無生氣,酒體瘦薄,風味單一,憔悴骨感,酸干無趣,或者過度氧化),給我們帶來的享受,遠不及一瓶年輕的酒。
但是這話怎么能說得出口呢--對老酒以及將它小心保存至今、還拿來和你分享的主人,都是極大的不尊重,所以我們往往和其他客人一起大唱贊歌,于是乎大家對于老酒的誤會越來越深。
我建議愛好者們記住:“成熟”的酒款,可能比“老”酒更加美好。而很多酒在六個月、一年或者兩年后,就已經“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