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釀造主材料的稀缺性
在古代北方政權政治經濟中心為主的社會發展中,北方的氣候地理特點導致糧食作物產量低下,進而糧食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資源,只有少數少量的王族階層才有釀酒的資源,這個現象在我國政治發展史中有相當長的時期。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春秋時周臣劉康公關于國家政事的論斷。“祀”為祭禮,“戎”為兵事,兵事有“服”祭之禮。《左傳》成公十三年,成肅公“受服于社,不敬”,劉康公評論日:“吾聞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故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胳,戎有受服,神之大節也。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左傳·成公十三年》)在神權思想統治社會的上古時代,祀神致福是社會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自殷周之際至于春秋戰國,人本、民本思想雖已形成強大的思想潮流,但神權之余威依然籠罩社會,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大事,幾乎都要祭神問天。劉康公以“兵戎”并列于“祭祀”,反映出已認識到戰爭對國家生活的重要影響。故《孫子兵法》開篇強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始計》)。(——參考:張岱年主編,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12,第360頁)
(北方黃酒釀造主糧——大黃米、黍米)
這個觀點,足可以說明古代國家發展的核心治理戰略思維在物資資源的認識有極其重要的關鍵性。而祀與戎的核心資源,尤其是“戎”的核心資源一定是糧食,這就是到了封建社會的末期的清代都一樣是核心資源,既然如此重要,非社會上層權貴,怎么會有這些資源去釀造酒?再加上歷代的禁酒令,都是因為對核心資源的保護做得國家政令發布,這反過來看也說明能夠上升成為國家禁令的管理措施事實上阻擋了多少人對酒的向往。至于說到“祀”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詩經《頌》篇章中找到答案,《頌》的篇章就專指祀的描述。這時候酒作為奢侈品拿來祭祀祖先或者頌揚功德最能體現“祀”的重要性,體現禮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社會的進步,土地開發面積的擴大,人口的增加,糧食產量逐漸的提高,得以釀酒的主糧得以有所保證,也使得酒伴隨這個技術和糧食的豐產向社會最基層推進。
在今天,酒已無階級階層的痕跡,這正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
釀造技術的普及
遠古時期,酒的釀造技術未能駕馭,采用環境促就法,也僅僅是對酒這一類液體有所發現,并采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得以產生,無論從糧食的稀缺性,還是生產技術來看技術都是特殊產物,都是珍稀奢侈品,都是王級別的才能匹配的專屬品。
釀造的專屬性資源和核心技術隨著經濟的發展,也逐漸失去它的神秘性,也因此隨著人民群眾掌握資源的能力上逐漸被得以公開,進而成為謀生手段或者產業。到北宋末年,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就在宋徽宗宣和年間,三碗不過崗的酒館就在景陽岡的山腳下,這就說明釀酒的技術和飲酒的人群已經不限于權貴王族。再到南宋時期的民間紀念酒的產生,就更說明技術普及的社會階層下沉,這個時期民間紀念孩子滿月百天、老人祝壽、結婚志喜,等等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過這個階段的酒已經不是周秦漢唐時期的宮廷貴族北方黃酒,而是具有現代意義的南方黃酒了,黃酒也在這個時期有了明顯的差異化釀造和差異化飲用區域的分別。
元代以后,白酒走上歷史舞臺,逐漸日盛,因其特殊的工藝,使得其神秘感助推走向高階層消費人群,使黃酒失去奢侈型特征,白酒逐漸占領高端人群酒類消費。而黃酒深度走向民間,高端的地位被拉下,不再成為貴族的奢侈品。直到今天,因為南方黃酒的民間發展繁盛一直持續,有兩個慣性思維的還在延續:一是黃酒是制作簡單的酒,所以便宜。二是南方才是黃酒的釀造地,北方沒有黃酒。
政權的變更,人口的流動。
我們說歷史的主流政權延續,殊不知這些知名王朝的更替間也有一段時間的混亂期,這個時期的我國勞動人民深受變動之凄苦,因為人口和人口開發程度高區域是重要的戰爭爭奪資源。只有在新的封建政權落定之后的數年后才會逐漸的延續發展。
不過這些人口的大遷徙大變動,對于推動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口的流動促進了技術的流動,促進了技術的創新,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促進了不同文明的發展。
(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兒童漫畫書)
因為人口的流動,在小區域的技術得以向更廣闊區域拓展,使得社會階級也發生革命性人群的轉變。周秦末期的楚漢戰爭、東漢的三國紛爭、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時期、唐朝結束后的五代十國時期、明末的農民起義、清朝封建統治結束后的軍閥混戰等等,都促使了人口的大遷徙大流動。這些流動都是在打破舊有階級人群的基礎上再建秩序,再成新階級人群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酒在固定階級的專屬性也逐漸的被打破,被重新規劃,但社會最底層的百姓依舊是無條件更頻繁的做到酒類的消費,所以在我們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某一段時間里,酒類的消費都會出現突飛猛進的消費潛能釋放,促進了酒類的產業的繁榮。酒在今天的消費被打破階層限制,也正是我們發展的結果,也是我們社會進步的一個折射體現。
古代戰爭的推動
戰爭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破壞的極端手段。但偉大的戰爭卻也是在一定意義上促進摧古拉朽。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見到犒軍的物品中有酒的身影。這說明酒即是重要的物品,也是帶有從高到底的一種恩賜產品,帶有專屬的分享性質。
古代戰爭的過程有酒的需求,既有實用性質的,也有精神性質。戰爭的結果既打破了固有的階級人群,也使得階級人群所專享的技術和權益得以向社會推廣和普及。舊的階層被打破,新的階層重新建立,從總的人數角度講,是得到了更大范圍的推廣,也使得酒的釀造技術得以流傳和創新。
民間經濟的發展
技術即是產品的生產保證,也能成為擁有技術人的謀生創業手段。
古代政權的變更,會使得原有的釀酒藝人向其他區域流動,或繼續為新的權貴階層服務,或去其他的領域謀生,但一定會客觀的促進技術的民間普及,在特殊的時期下,權貴專享的產品也會隨著物質條件的具備而走向民間。
我國歷史經濟發展的脈絡大致是經濟中心東移南下,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經濟中心的發展也幾乎是政治中心的軌跡,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釀酒作物總量也發生變化,民間釀酒的條件也逐漸具備,階層專享的特殊性也逐漸被打破,以致南宋時期以后黃酒的發展真正走向民間。這是農業經濟發展的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見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