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葡萄酒,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法國,法國也早已經被貼上了出產優質葡萄酒的標簽,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新疆,也有一片葡萄酒產區——焉耆盆地。
文/張 仙
葡萄美酒夜光杯,焉耆盆地葡萄酒多次斬獲國際大獎(資料圖)
近年以來,焉耆盆地葡萄酒多次斬獲國際大獎,僅焉耆一縣,獲得世界級、國家級各類獎項85項。2014、2015年兩年內,獲得各類專業獎項40個以上。
由新疆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巴州黨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大型網絡文化活動“穿越樓蘭”讓記者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新疆葡萄酒產業發展態勢。
焉耆盆地北緯42度葡萄酒種植基地(資料圖)
近日,記者隨活動組百余名媒體人一同走進焉耆與和碩站,其中“北緯42度”成為記者首先想到的關鍵詞。焉耆盆地葡萄酒產區也位于北緯42度的葡萄酒黃金產區,并與趙薇家夢隴酒莊所處的法國波爾多緯度基本一致。
焉耆盆地葡萄酒產區初見規模
近年來,巴州緊緊抓住自治區建設南疆環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基地的戰略機遇,依托區位優勢,將釀酒葡萄的種植與加工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民增收的新興產業強力推進,逐步發展成為焉耆盆地的農業支柱產業。2015年,全州定植釀酒葡萄面積達22.28萬畝,掛果面積近10萬畝,約占全疆的45%和25%,葡萄產量近4萬噸,初步實現了規模化發展。同時,相繼引進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鹿輒、霞多麗、雷司令等30多個優良栽培品種,實現了良種化栽培。焉耆盆地葡萄酒產業初見規模。
一切產業的成長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碩縣和焉耆縣分別成立了葡萄辦和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專門用來指導扶持當地的葡萄種植產業發展。
焉耆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蘇曉莉對金融界網站表示,鄉都酒業的第一畝葡萄樹就是焉耆縣七個星鎮鎮政府當年號召全鄉干部義務勞動種下的。多年以來,即使焉耆縣領導班子成員在不斷變化,但對葡萄酒產業支柱產業定位以及對其的扶持力度從未變化過,這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政策的良好延續。
焉耆縣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馬劍對金融界網站詳細介紹了當地對葡萄酒產業的扶持政策,總體看來,當地政府從葡萄基地“一平二備三通”(平整土地、完備防風林帶和防洪工程、通路通電通水)基礎設施建設到葡萄苗木、滴灌補貼、農機補貼以及葡萄種植過程中的各項技術支持以及技術人員的各項社會保障都最初了詳細的規定。
而為了扶持酒莊的發展,和碩縣還延長了酒莊的貸款時間,并給達到一定程度的貸款額度提供5%的貼息。除此之外,政府還搭建平臺,推動當地葡萄酒企業走出去,并邀請國際知名營銷專家,對轄區內葡萄酒企業進行一對一服務。“從2009年至今,政府對葡萄酒產業所有扶持所花費的資金在1.3億元左右,我們在舉全縣之力在做好葡萄酒產業。”和碩縣副縣長孫麗英對金融界網站表示。
如今,位于焉耆盆地的焉耆縣和和碩縣都已經將葡萄酒產業作為支柱型產業。截止2015年,兩縣共計實現產值超過8億元,占比當地GDP總量的比重分別為7.8%和9.1%。
焉耆盆地頗具規模的葡萄酒酒窖(資料圖)
產值背后是葡萄酒產業給當地貢獻的就業崗位,其中僅焉耆縣的葡萄種植基地農忙季的季節性吸納勞動力總量約20萬工天,季節性吸納勞動力近5000人,常年固定使用勞動力近2000人,帶動農業勞動力轉移增收2300萬元。附帶葡萄和葡萄酒產業相關的釀酒、制瓶、紙箱、運輸、飲食服務產業的人員按500人計算的話,每年可以為焉耆縣農民提供就業崗位超過3500個,按照農民工每年8個月的工作時間計算,每月2000元工資,可以為農民工增收1.6萬元左右,總收入可達5600萬。
除了經濟效益,種植葡萄所帶來的生態效益也不容忽視,焉耆盆地所有的葡萄種植田都需要從開墾荒地開始,如今,大面積戈壁灘已經被整齊劃一的葡萄園取代,成為一片片欣欣向榮的綠洲,昭示著一個新興的葡萄酒產區正在崛起。
北緯42度焉耆葡萄酒生態正在形成
目前,巴州正在申請焉耆盆地葡萄酒成為地理標志產品。很多國內外知名葡萄酒專家通過現場論證,認為焉耆盆地將成為未來全世界最優葡萄酒的原料生產基地。焉耆盆地現有鄉都、天塞、芳香莊園、中菲、軒言、伯年、瑞峰、冠龍等葡萄酒生產企業37家,年產能力近10萬噸,以“鄉都”“芳香莊園”“和碩特”“瑞峰”“國菲”“元森”“伯年”等為代表的一批葡萄酒品牌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新疆著名商標,多次在國內外葡萄酒評酒大賽中獲獎。
那么,為什么葡萄酒會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是絕佳的自然環境。從地理位置上看,焉耆盆地北倚天山,屬于中溫帶的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蒸發量大,無霜期177天。平均氣溫8.7度,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98.7毫米;年平均日照數3079.3小時;土壤屬于8.0偏堿性土壤;年平均蒸發量1860.4毫米,這種氣候特點有利于釀酒葡萄糖分和養分的積累,無病蟲害發生,不使用農藥。南鄰博斯騰湖,湖面蒸發,波光返照,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對葡萄的生長極為有利,對葡萄的品質有很大的提高,可以生產出高端優質的葡萄酒。
焉耆盆地——釀酒葡萄的黃金生產地(資料圖)
其次是巴州引進一批執著的釀酒人。他們始終堅守著“尊重自然、,精細釀造”的釀酒理念。
天塞酒莊的莊主陳立忠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在北京和新疆兩地經營交通運輸業務的她,出于對葡萄酒的熱愛,義無返顧地投入葡萄酒行業,與合伙人共同建立了天塞酒莊。天塞酒莊葡萄園所在的土地,在十年前還是一片茫茫戈壁。天塞酒莊在建園之初就引進了滴灌系統,用有機肥料培養土壤,并在葡萄園周圍栽種樹木,起到了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陳立忠是有機作物的擁躉,為此她專門在酒莊旁邊建起了有機肥料廠,堅持對葡萄園只施用有機肥。偶爾有蟲害,天塞酒莊的解決方案是直接下手抓。
“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這是芳香莊園莊主吳磊的口頭禪。芳香莊園的葡萄原料標準始終嚴格堅守國際高標準,葡萄園和釀酒車間距離不超過10公里,在收獲的季節里,豐美的葡萄在采摘時就去葉除莖,人工采摘逐串篩選,只截取最飽滿的顆粒,確保在最有效的時間里進入罐內,保證葡萄的新鮮度,畝產量嚴格控制在800公斤以下,確保每一瓶葡萄酒的純正口感。
“一瓶好的葡萄酒,就是一個酒農耕耘的故事,也是釀酒師對陽光、風土、酒農生態和農業心靈對白的使者。我是處女座,喜歡追求完美,能和葡萄結緣,一切都是因緣際會,上天賜予了新疆這塊葡萄酒黃金產區,由我來守護,這是我的使命。”談及20年來的心路歷程,吳磊這樣總結。
陳立忠、吳磊這樣執著的釀酒人,最終成為造就焉耆盆地葡萄酒上佳品質的催化劑。
產業騰飛仍需助力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葡萄酒產業蒸蒸日上,但是,在產業發展初期,當地的葡萄酒產業還是面臨著一些掣肘。
孫麗英表示,目前來看,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資金層面,地方政府能做的都是極其有限的,而且當下種植的苗木品種單一,同質化嚴重,并沒有做出具有新疆特色的品種,缺少產學研一體化的探究,所以,還是需要從自治區或者是全國的角度來做出努力。
而從企業角度看,吳磊的看法與孫麗英有一致之處,他對金融界網站表示,對葡萄酒產業的扶持應該上升到自治區甚至國家高度,因為葡萄酒是一個可以打造中國品牌的行業,與當前國家推行的加大民族品牌建設的號召是相符的。
具體來看,吳磊建議,國家應該盡快把發展葡萄園建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標準制定出來,讓所有的酒企都按照這個標準來做,只有這樣,中國的葡萄酒產業才能有未來。
此外,在資金層面,國家應該給予農業企業更長的貸款周期以及稅收減免政策上的支持。
吳磊表示,這三點對于扶持中國葡萄酒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在世界上發出中國聲音,讓世界知道,中國仍然有一群致力于為了食品安全為奮斗的企業家。
對葡萄酒產業的未來,陳立忠和吳磊都充滿信心,他們均對金融界網站表示,葡萄酒目前被譽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機遇。
記者手記:離開新疆的時候,在機場遇到一位年輕的小伙子,看到記者正在往箱子里裝葡萄酒,他問,新疆還產葡萄酒嗎?葡萄酒質量很好嗎?、
這樣的疑問或許能夠從另一個側面發映出新疆葡萄酒產業在宣傳和推廣層面面臨的困境。其實酒香也怕巷子深!國產葡萄酒正在起步,無論是在培養國人喝葡萄酒的習慣方面,還是在打破好的葡萄酒只出自法國方面,都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