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澠池,是一個人口僅30多萬的小城市。人們對小城市的認知,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少見變動的生活慢節奏。事實上的確如此,變化與慢生活是兩個相悖的命題。
然而如果不是置身此地,很難想象這里坐落著一個充斥現代化氣息的釀酒園區——仰韶生態釀酒園區。
14年前這里發生了一個大變化,足以載入白酒的發展史冊——第一瓶陶融香型白酒在這片土地誕生。
盡管彼時白酒行業對這種香型一無所知,但日后的陶融香型白酒,卻以一種后起之秀的姿態,率先打破了河南本土白酒持續低迷的態勢。
1
自然生態的“成全”
兩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韶》據說創制于舜帝時期,其名取自“韶山”,韶山即今澠池境內包括仰韶仙門山在內的群山。
2021年,經過四五年的規劃打造,仰韶仙門山被批準為中國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仰韶仙門山是以“酒文旅”融合為開發模式的景區,仰韶酒業的儲藏基地-陶香洞天便坐落在此。
長達十里的藏酒洞,擁有數萬噸的儲藏容量。
每天清晨開始,每隔四個小時,都有專人在高大的陶壇林中穿梭。這些陶壇盛裝的酒,至少要在洞里存放數年時間。數年的洞藏,足以讓暴辣的酒變得溫厚淳和,諸味協調。
仙門山是秦嶺余脈,地處黃河南岸,該山所處的地界,又恰好在中國白酒行業中普遍認為的釀酒黃金緯度帶——北緯30度。
關于釀酒緯度帶,國外專家認為,有主要釀酒緯度帶的說法,但沒有最佳緯度、黃金緯度,或最佳緯度帶、黃金緯度帶的說法。
也許我們可以認為,我國白酒集中分布在黃淮流域、長江流域,緯度帶其實是對這些地區的一個概括性表述。國內對釀酒黃金緯度帶的認知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事實:酒對氣候、地理、水源、微生物環境、溫濕度等外部條件具有依賴性。
這種依賴性在釀造工藝、調配技藝上尚不明顯,在儲藏條件上則體現得尤為明顯。
澠池地處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偏干旱,但多山的地域特征使這一地帶保持著較為恒定的溫濕度。凡有山水的地方必有好酒。自古以來,澠池境內釀酒活動延續不絕,自然微生態與釀酒活動相互成就,形成了白酒極具地域特色的風味。
而這種風味要想走出地域的桎梏,向外輻射,則離不開人的參與。
2
人為的“出走”
晉代江統在《酒誥》中記載道:“有飯不盡,委馀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正如江統所說,酒的出現是由于糧食的發酵,并沒有奇妙的配方。不管釀酒工藝如何發展,釀酒從宏觀層面所呈現出的始終是對糧食的深加工。
只不過,漫長歷史的發展以及風味的多樣化,給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或許可以說,神秘的不是酒本身,而是人們難以解釋的構成酒體特殊口感和香味的多種醇、酸、酮、酯等物質成分。
陶味,與其說是白酒的一種風味,不如說是釀造工藝。這種工藝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陶制品在釀酒過程中的應用。
“陶屋制曲、陶泥發酵、陶甑蒸餾、陶壇儲存”是仰韶酒業總結的“四陶工藝”。“陶”由土與火燒制而成,經過成型、燒制,保留了較為純粹的天然特性。“四陶工藝”的本質,即是在釀酒的每一個環節保留釀造工具、環境的自然屬性,盡可能地為酒的生成創造原生態的環境,進而將酒“天人同釀”的特征發揮到極致,也即“生態釀酒”。
生態釀酒的興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但生態釀酒的理念由來已久,兩三千年前,道家主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就與生態釀酒有著天然的聯系。
生態釀酒,對于白酒來說,看似是對釀酒傳統古法的回歸,其實內核仍是科技在釀酒始終的貫穿。以“四陶工藝”為例,“陶屋”的建造、“陶泥”的選擇、“陶甑”“陶壇”的制作,均可見對精細功夫的考究,陶制品原料的細微差別,都有可能影響到最終成酒的口感。
2022年,是陶融香型白酒問世的第15年,這14年間,陶香逐漸成為河南本土白酒的代名詞,廣泛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或許這是產自澠池這一地區的白酒風味,打破地域界限,向外“出走”最好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