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出現洋酒已經不足為奇了,但是在各個商超都擺滿了紅酒干邑的時候,香檳卻瑟瑟的蹲在角落,鮮有人問津。香檳,以她的奢侈,誘惑,和浪漫的色彩,被人稱作“葡萄酒之王”。但在中國市場卻戰績平平,這是為什么?如何能夠讓香檳打動中國人的心?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市場報告:自2012年7月至2011年6月,波爾多葡萄酒出口增長趨勢穩健,量價齊升。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大市場保持活力,對波爾多葡萄酒全球市場穩步上升發揮領導性作用。中國內地的波爾多葡萄酒進口量及交易額繼2011年上半年的“雙料冠軍”后,保持穩健增幅,再創歷史新高,進口總量高達40,400千升,交易額增長至5.57億歐元,蟬聯波爾多葡萄酒第一大出口國的冠軍寶座, 并以高出第二出口國德國49%的總量遙遙領先國際市場。
據法國國家干邑行業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干邑市場,2011年前9個月累積消費達2000萬瓶,其中近90%為高檔干邑。法國國家干邑管理局市場媒體總監杰羅姆-杜朗在北京舉行的干邑專業培訓會上表示,中國市場發展迅猛,近十年來,干邑的消費量增長了9倍。“盡管美國穩坐世界干邑消費量第一把交椅,但60%以上為中檔產品,而中國市場則是以高檔陳釀為主”,他強調,廣州、上海、北京是大陸最主要的三個干邑消費城市。
根據法國香檳協會(CIVC)統計,2010年香檳酒出貨量3.195億瓶,其中法國本土消費了1.84億瓶,2010年英國人消費了3550萬瓶,美國人進口1690萬瓶,中國排名第20,只有區區100萬瓶。
相比之下,香檳的中國市場雖然略有起色,但還遠不及其他葡萄酒。
那香檳為何無法打動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女人的心?
1、送禮無門 酒桌不愛
香檳向來被認為是最具女性氣質之酒,它與干邑被認為是葡萄酒業的兩極。在一場品酒會上,來自中國的法語女翻譯皺著眉頭抿完一口干邑,說:“真難以想象,怎么會有男人喜歡這樣難喝的酒。”
她不了解中國式飯局的特色:在這些官商眉來眼去的所謂商務飯局里,要緊的不是吃喝,而是勾兌。既然是拉關系,最好在暈暈乎乎的狀態下進行。中國人又向來靦腆,飯局時長有限,如果不能在半小時內讓酒精燃燒,主客都不好意思直奔主題。
所以香檳的不受待見,可以想見。商務宴請,它酒精度太低,喝上兩小時只算微醺;饋贈禮物,又顯得過于輕浮,畢竟領導大多都是男士;產量有限,本有成為奢侈品的潛質,但又不耐儲藏。種種限制之下,中國大陸的香檳進口量,竟然比不上香港。但好在高端香檳本身產量有限,不需怎么推廣,便一賣而光。一位高端香檳品牌經理說:“每年中國發貨只幾百箱,還不夠一個VIP用戶買的,還要推廣做什么?”
中國的酒窖、超市與煙酒店里,在酒柜臺逡巡的,99%是男性。中國女性都不飲紅酒?也不盡然。中國女性幾乎掌握了購房、買車、日常用品的一多半控制權,卻在酒精市場的控制權上全線退讓。還是法國香檳協會的數據,從中國人購買和消費香檳的目的看,26.5%用于慶典,23.4%用于聚會,18.5%用于贈與他人,17.2%用于日常飲用,14.3%為因公購買……中國人飲用香檳的場合,不外乎慶典、聚會、饋贈與情感約會。當然了,買單者多是男人。
2、認知不足 香檳難進高端市場
消費認知的錯誤是阻礙香檳進軍高端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中國市場,雖然消費者對于香檳的認知度較高,但是存在不少誤區。消費者普遍不能將香檳和起泡酒區分開,將原有市場上銷售較多的低端起泡酒與香檳混淆。
在市場上,起泡酒的數量遠遠多于香檳酒,而且其價格從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例如750ml裝加州樂事起泡酒79元/瓶,價格普遍低于香檳酒;從外包裝上來看,兩者的差異并不大,競爭優勢十分明顯。據銷售人員表示,相比香檳,選購起泡酒的消費者更多一些。
3、工藝的復雜性決定了價格較高
一份新浪微博上發起的中國人消費香檳調查顯示,截至參與調查的96.7%的人表示曾經喝過香檳酒。其中59.1%的人表示,一年中飲用法國香檳的頻率在2次以上,而8.9%的人飲用過2次,14.4%的人飲用過1次,17.6%的人一年中未曾飲用過。而其中,24.1%的人表示所選購的香檳的價位為300元/瓶以下,54.0%的人表示價位在300元/瓶—500元/瓶,14.9%的人表示價位在500元/瓶—1000元/瓶,7.1%的人表示價位在1000元/瓶以上。但由于香檳釀造過程非常復雜,工藝的復雜性決定了其價格較高,而且香檳地區葡萄收購價格非常高,加上關稅等,香檳的價格在無促銷等因素的情況下,應在400元/瓶以上,更優質的香檳酒則更貴些。
如何博取中國人的歡心?
1、普及知識是關鍵
在一項關于香檳酒的調查中,72%的人表示知道只有法國香檳地區出產的起泡葡萄酒才叫香檳酒,仍有28%的人不了解這一常識。對此,法國香檳行業委員會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王蔚(微博)認為這說明了一些消費者對香檳的認識不夠完善,她指出,部分國內消費者在消費習慣上多將香檳作為慶典用酒使用,這大大限定了香檳酒的消費,實際上香檳酒在國外市場上與紅葡萄酒一樣被視作葡萄酒,不僅僅限于慶典用酒,在實際中也作為開胃酒使用,具有廣泛的消費用途。
著名葡萄酒專家趙凡也認為,把香檳誤認為不是酒而是帶泡的飲料的現象在消費者中普遍存在,進一步制約了香檳酒銷量的增長。
求教專程來中國推廣其2002年份兩款香檳的唐培里儂釀酒師Vincent Chaperon:“如果讓您選擇一種廣告策略,您會選擇說服女性為自己買一杯香檳,還是說服男士為自己的另一半買一杯?”他笑:“我得說,在中國,大多數為香檳買單者,確為男性。他們可能是為了情人節的聚餐或為博取女友歡心。但在法國,很多收入良好、受過教育的女性都會經常為自己買上幾瓶香檳,她們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最好犒賞,就像吃一頓好食物、做個SPA、一次長途旅行一樣。”
2、香檳發展離不開名流推動
香檳的流行,離不開一個名流階層或者女明星圈層的推動。香檳在法國的流行,離不開路易十六之王后瑪麗-安東尼特,她因過分奢侈而導致夫君亡國;香檳在美國的流行,離不開瑪麗蓮-夢露、伊利莎白-泰勒為代表的一批大明星。她們都成長于物質豐裕年代,而且都帶有一種紙醉金迷、不加節制的略帶粗俗的氣質。
由此看出,想讓法國香檳如紅酒、干邑一樣受中國人歡迎,不僅需要知識的普及,時間的沉淀,同時,價格也是影響銷量不可忽視的因素,可以說任重而道遠啊。中國市場是塊大肥肉,除了廠商迫不及待的向中國人推廣香檳時,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要加強一下對于香檳酒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