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到來,白酒消費旺季也將拉開帷幕。
最近各大酒企很安靜,沒了上半年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的漲價聲。白酒圈突然由喧囂變靜謐,讓人有點不適應。
不知道這些酒企是怕像國臺一樣犯眾怒,還是實在漲不動,反正一個來月沒看到酒企的漲價文件了。
1
眾多酒企忙著提價的時候,茅臺正發愁怎么把酒價壓下來,高昂的價格正嚴重損害茅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自從茅臺走上神壇,離大眾消費越來越遠,3000多一瓶的售價,令人望而生畏。茅臺喝的屬性越來越低,金融屬性越來越高,這種囤來炒去的虛假繁榮,誰也不知道還能持續多久。
單以酒質而言,比茅臺好而價格低的產品也不是沒有,面對茅臺快速飆升的價格,“非必要,不買茅臺”,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共識。
酒,終究是用來喝的,沒有誰不可替代,茅臺也是一樣,至少從喝的角度來說,茅臺的地位一直在下降。
雙節臨近,茅臺宣布加大市場供給,可以通過公眾號預約、電商平臺、超市直供等渠道,獲得平價購買茅臺機會,以平抑價格。
結果呢?這些渠道都在陽奉陰違,誰也不想把到嘴的肉吐出來。公眾號預約專賣店零零散散拿幾瓶普茅做做樣子,主要賣的還是43度和精品。永輝超市更有意思,直接把平價茅臺加價賣給經銷商。
茅臺想把價格壓下來,又不想壓的太過,還想讓價格按照預期增長。既要、也要、還要,茅臺想要的太多了。
前段時間,市場監管總局的約談,讓茅臺價格瞬間暴跌,雖然之后又飛快漲回去。這一現象,充分暴露出茅臺價格的虛幻,它看似堅不可摧,實則土雞瓦狗,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它原形畢露。
價格問題已成為茅臺的定時炸彈,時刻威脅著茅臺乃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2
撇開金融屬性的茅臺,再來看看其它白酒品牌。
千元價格帶是目前高端白酒的主戰場,五糧液和國窖在這里相愛相殺。除了茅臺,消費者從不接受任何品牌零售指導價的指導,它們的指導價只是一個幌子,實際成交價都在下方徘徊。臨近雙節,這兩款產品價格波動不大,甚至比平日還略微便宜些。
瀘州老窖這一兩年的走位很騷,不僅國窖價格逼近五糧液,瀘特也水漲船高。控量、提價、再控量的非常規操作,玩得爐火純青。
五糧液則差了很多,普五指導價和實際成交價的差距始終難以縮小,系列酒更是一個不如一個。
五糧特曲上市時,號稱對標瀘特,零售指導價比瀘特還高。幾年過去,五糧特曲價格一路下滑,實際成交價還不到最初指導價的三分之一。五糧特曲后來又整出幾個升級版,像什么陳釀、精品,都是虎頭蛇尾,沒一個成器的玩意兒。
前些日子,五糧液推出“精心”打造的第二代五糧春,說什么控量、控價。結果呢?這還沒幾個月,箱價就砸到1300左右,愣是把388的單價給控到200出頭。
不是五糧特曲精品不如瀘特,也不是第二代五糧春不如瀘特,更不是五糧液系列酒經銷商不想多賺錢,而是真賣不動。
話又說回來,價格高高在上的瀘特,還能繼續漲嗎?銷量還像以前那樣好嗎?曾經的消費者接受如今的價格嗎?經銷商和廠家應該很清楚。
3
白酒銷售,假如不經歷一個從廠家到消費者,再到消費者復購的完整閉環,誰也不知道會卡在哪一步。
這兩年醬香造勢很猛,尤其上半年,無論廠家還是媒體都捷報頻傳。倚靠這股妖風,酒廠把酒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又陸續鋪貨到商超和煙酒店。
雙節馬上就要到來,某些提前備貨的終端商家有點懵逼,有些產品價格不僅沒像預期那樣上漲,反而下降了,甚至如的今行情價比當初進貨價還要低。
以貴州大曲為例,這個系列每次都是茅系炒作急先鋒,先漲的是它,先跌的也是它。貴州大曲70版去年上半年價格還不到200,今年5月突然飆到350,如今只要280左右,已經低于很多高位接手商家的拿貨價。
那些指望醬酒在旺季大賺特賺的經銷商,恐怕要失望了。
價格高過400,會面臨劍南春、舍得、水井坊等濃香主流嫡系產品壓制。低于400,也要面臨各區域強勢品牌的擠壓。
在禮品消費旺季,醬酒根本沒什么市場。
那些指望醬酒賺大錢的終端會發現,今年和往年沒什么兩樣。走量的,依然是利潤低的大品牌或本地知名品牌。利潤高的醬酒,根本賣不動。
沒什么人,會拿知名度低的醬酒,替代劍南春等知名品牌。也沒什么人,會拿雜牌醬酒,替代本地暢銷產品。
醬香品牌一個個心急火燎的漲價,都想做高端,都想掙大錢,沒人愿意培育市場。那些原本好不容易培育的消費者,又在這次漲價潮中紛紛轉向其它香型。
最近一兩年,醬酒市場份額確實有所增加,但根本不像媒體說的那么熱,或者說還沒熱到大眾都認可的程度。
廠家說的很熱鬧,媒體宣傳的也很熱鬧,關鍵是消費者認嗎?他們會在接下來的節慶日,把醬酒做為禮品贈送親朋么?大概率不會!
即將到來的白酒消費旺季,應該會給雜牌醬酒和貼牌醬酒的經銷商潑一盆冷水,順便給醬香熱降降溫。
4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經濟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值8.5%,預估7%,實際為2.5%,消費數據并不好看。
在疫情反復沖擊下,很多行業深受其害,大眾不是不想消費,而是根本消費不動。疫情對大眾生活、生產和消費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
這兩年來,各大酒企逆勢而行,價格越來越高,與大眾消費越來越脫節。
靠金融化囤積炒作的茅臺,靠控量、提價再控量的某些品牌,靠資本與媒體不停造勢的醬酒,終于快漲不動了。
縱觀白酒歷史,酒價總體趨勢是向上的,上漲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有高峰有低谷,蜿蜒曲折。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總在重演。如今酒價又到高峰,低谷還遠嗎?
歡迎轉發分享,幫忙點“贊”、“轉發”、“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