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名酒智庫了解,北京市場以飛天茅臺為代表的茅臺老酒均價已下跌3%-5%,江西市場從半年前就已開始下降。此前飛天茅臺酒每存一年漲100元,而從2015年份茅臺酒開始,每存一年只能漲50-60元。
以茅臺為代表的高端名牌老酒價格為何一再下探?從2018年開始火熱的老酒市場是否已經開始降溫?
1
茅臺老酒價格下降
新年份飛天茅臺價格下降,作為流通市場硬通貨的茅臺老酒的價格也開始松動。
近日,名酒智庫從一名主要經營北京市場的茅臺經銷商處獲悉,以飛天茅臺為代表的茅臺老酒價格近期出現下降,出廠10年以上的茅臺年份酒平均跌價3%-5%之間。
此外,他還提到,飛天茅臺酒以往每多儲存一年,零售價就上漲一百元。這個規律從2015年出廠的茅臺酒開始被打破,2015年及以后出廠的茅臺核心單品酒,每多儲存一年,加價至多在50-60元之間。
上述經銷商所在的北京,是商務宴請的第一大城市,該經銷商的茅臺庫存在北京當地也具備一定體量,有節奏進行投放市場,因此降價幅度不算太大。
名酒智庫又詢問一位熟悉江西老酒市場的業內人士,他表示:老酒降價現象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粗略估計,近半年來,茅臺老酒價格總體下滑了近10%,五糧液老酒的漲幅也逐漸收窄,二、三線品牌的老酒升值空間也愈發變小,而一些不知名品牌的老酒幾乎不具備升值可能性。
這也造成了一個現象:市面上各個品牌的老酒突然多了起來。
對于老酒概念的定義,并沒有一個權威、官方的行業標準。
中國酒業協會于2019年在《陳年白酒鑒定規范》中給做了一個定義:由具備白酒生產資質企業以傳統白酒(固態法、半固態法)工藝釀造,出廠10年以上,且保存完好的白酒產品。但這也僅能作為行業的參照概念,并無強制效力。
對于很多老酒愛好者來說,名酒主品,出廠年份10年以上,升值屬性高,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老酒。
一位經常瀏覽京東拍賣的老酒發燒友發現,近期平臺上掛出的各個品牌的老酒數量開始增多。
另一位深耕天津市場的酒商王新(化名)也發現,朋友圈出售老酒的信息多了起來,“除了常規流通品牌外也會有一些雜牌子。”他在調研市場時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
2
價格為何松動?
以往作為硬通貨的茅臺老酒,價格為何出現松動?
一位資深老酒人士林聰(化名)分析,客觀原因是大環境決定的。疫情反復、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作為金融工具的名牌老酒必然會受到影響。受大環境影響,消費需求收緊,消費市場進入低迷期。此外,受限于老酒在交易環節的特殊性,為保真需要當面交易,很難跨區域流通。
“老酒市場消費者一般分三類人:一類是收藏家,只買不喝;一類是老酒消費者,他們往往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不會受市場環境影響,是老酒市場的中堅力量;第三類是渠道經營者,追漲殺跌。”
往往第三類人,才是老酒市場中對貨源、需求、價格感知度最為敏銳的群體。
成都智水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祥文認為,“投資性購買有個拐點,他們的購買目的是升值,所以降價就會拋售,降價后便很難再吸引投資客。投資客的占比越大,他們的離場越會牽動大局。”
王新認為,市面上多出來的普通品牌老酒,多半是社會化庫存積壓下的結果。很多中小型酒廠跟隨醬酒熱生產的白酒,更多是經銷商開發產品。隨著醬酒“退燒”,市場環境下行,消費需求與消費力逐漸下降,消費者也更趨于理性。醬酒在去泡沫化,普通品牌的白酒也動銷緩慢,經銷商與終端門店形成社會化庫存積壓,積壓到現在打著“老酒”的名義炒概念,實則在去庫存。
3
老酒市場進入洗牌期
受流通屬性因素影響,老酒市場并非從價值紅利初顯期就一路向好,期間也歷經了幾次市場波動。
一位曾做郎酒老酒的酒商告訴名酒智庫,他從2008年開始主做紅花郎、青花郎,2009年時在郎酒漲價前囤了一批貨,賣出100多萬元;2010年賣出300多萬,但也余下300多萬庫存;從2012年開始,價格出現滑坡,他手上仍有400多萬存貨;2013年正式退出郎酒生意,彼時已虧本100多萬,存放數年的庫存打6-7折找同行接盤,找了多個同行才完全售出。
他認為:這么多年過去,只有茅臺、五糧液主品才具有隨時間帶來的升值空間,二、三線名酒升值空間太小,消費者不認其溢價。只有業內少數愛酒家才具備專業鑒別能力,老酒是業內頂尖玩家的賽道,一般人進不了圈。
“五糧液10多年才漲100-200元,像郎酒、國窖、劍南春漲得更少,而普通品牌,一年大概就漲10多塊吧。”江西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闕英才告訴名酒智庫。
一線老酒開始降價,對二、三線老酒價格帶來壓力,那么普通品牌的生存空間可想而知。在此市場背景下,大量拋售行為也實屬正常。
有老酒經銷商表示,老酒市場價格下探態勢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