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格蘭斯貝塞,有兩家非常優秀的單一麥芽蒸餾廠:有“日本威士忌鼻祖”之稱的朗摩(Longmorn),以及在大神比利·沃克(Billy Walker)手上發揚光大的本利亞克(BenRiach)。
這兩家酒廠分別隸屬于不同的集團(朗摩在保樂力加,本利亞克在百富門),在集團內的定位也不同(朗摩主要用做調和威士忌基酒,本利亞克主打單一麥芽),甚至釀酒的風格也不太一樣。
但是它們卻有著同一個創始人——活躍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蘇格蘭威士忌業界鼎鼎大名的頭面人物:約翰·達夫(John Duff)。
然而,他與威士忌的故事,卻又并不僅限于前面提到的兩家威士忌酒廠。
在最初的時候,約翰·達夫其實是掌管格蘭多納(Glendronach)酒廠的經理,幾年之后轉行成為阿伯丁郡(Aberdeen)一家酒店的總經理。但隨著蒸餾廠合法化運動和調和威士忌的發明,蘇格蘭威士忌產業在19世紀中期進入了黃金期。調和威士忌的大量生產導致了麥芽威士忌的短缺,又因為威士忌產業處于如日中天的發展期,很多人瞄準了這一商機,紛紛建立新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
約翰·達夫在彼時看中了威士忌業的前途,加上又有管理蒸餾廠的經驗;于是他聯同幾個商業伙伴于1876年成立了格蘭洛希(Glenlossie)酒廠。
經營了格蘭洛希大概10年時間,約翰獲得了不俗的利潤。他決定移民南非,并在南非開設威士忌蒸餾廠,但在酒廠即將開工之際,卻遇到了當地政府的阻力。(日不落帝國在擴張殖民地時期與眾多國家結下了不少仇怨,因此當時出名痛恨英國的南非總統保羅克魯格親自出面叫停了蒸餾廠。)
約翰多次交涉無果,臨時決定改變陣地去美國。可惜美國針對英國人的反殖民情緒仍然活躍,還遭到同行排擠,最后在美國建廠的計劃就擱置了。
于是1892年,他回歸故土,重操舊業,成為了Bon Accord(North of Scotland)蒸餾廠的總經理,后來又創立了朗摩(Longmorn)和班瑞克(BenRiach)蒸餾廠。
因此,格蘭洛希算是朗摩和班瑞克的“大師兄”。這家酒廠在建廠后的起伏變化不算太大,主要為調和威士忌提供原酒,甚少能找到單一麥芽的出品。1919年格蘭洛希被 Distillers’ Company Limited (DCL) 即是帝亞吉歐(Diageo)的前身收購,1929年經歷毀滅性的大火后于1930年被轉移到子公司SMD(Scottish Malt Distillers)。
其后經歷了世界大戰和生產動力變革,1962年翰格(Haig)接管了酒廠并主要以格蘭洛希的原酒作為其調和威士忌的主要元素。1971年又在廠址上建了姐妹廠曼諾摩(Mannochmore),酒廠員工于兩間酒廠交替工作。
現時格蘭洛希屬帝亞吉歐旗下,雖然除了帝亞吉歐花鳥系列之外,再無官方裝瓶的酒款發行,但是在帝亞吉歐集團中,格蘭洛希一直受到諸多調和大師的青睞并成為他們的首選廠牌。
格蘭洛希目前有三對蒸餾器,均是底座寬圓、頸部上尖下粗的洋蔥型,在林恩臂和冷凝器之間還有純凈器來增加回流,讓銅制蒸餾器盡可能地吸附酒體中的雜質。因此,酒廠新酒(new make)的風格非常輕柔,具有淡淡的花香和青草味。
這種輕柔的酒體,自然很適合用同樣桶性柔和的北美白橡木桶來陳釀。我們可以看到,官方裝瓶的帝亞吉歐花鳥系列的格蘭洛希10年,就是100%北美白橡木桶陳的。
偶爾見到的由獨立裝瓶商(IB)裝瓶的格蘭洛希,也大都是波本桶或者北美白橡木桶的。
當然,雪莉桶的好格蘭洛希也不是沒有,但相對來說概率會低一點,畢竟新酒的酒體就是如此的纖細柔和,碰到桶性更強、單寧更豐富的雪莉桶,一不小心就容易吃桶過深——這或許仍然能得到一桶不錯的威士忌,但就再也不能在里面找到格蘭洛希的漂亮花香和青草風味了。
所以,北美白橡木桶陳釀的格蘭洛希,就是脊梯田的好酒推薦:
麥學家-格蘭洛希23年1996~2019單桶單一麥芽威士忌
Malthority - Glenlossie 23Y.O 1996~2019 Single Cask Single Malt Whisky
品類:威士忌
產地:蘇格蘭斯貝塞
酒精度:53.9%abv
其它信息:非冷凝過濾;原桶酒精度;無焦糖色;北美白橡木桶陳釀
風味:甜美的菊花香氣,還有一些白花的氣息,還帶有大麥芽、椰子糖和少許干草的氣味;酒體柔和豐潤,甜美的椰子奶油、麥汁、青草風味,還有菊花茶和橘子的香味,少許白胡椒香味,復雜中仍然帶有清新感;余韻悠長,帶有麥汁和少許辛香料的香味。
評價:其實很多人剛接觸烈酒時喝的很多調和威士忌,里面都有一些格蘭洛希的原酒;但是甚少人能品嘗到作為單一麥芽存在的格蘭洛希。而這一桶,很好地展現了這家酒廠的經典花香風格,是絕佳的敲門磚。
【飲識分子】系美酒專欄作家黃山運營的自媒體,旨在以有趣的方式普及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