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傳神畫,畫是有形詩。詩中之酒、詞中之酒,我們已經在此前文章中有過各種討論,今日要聊的便是此前未曾談及的話題:畫中之酒。至于選取的歷史階段和對象,我們姑且先選取漢代畫作作為分析范例。之所以選取漢代畫作,一來是因為唐宋之后,詩詞歌賦中的酒文化因素展現極為明顯,相較之下,選取漢代畫作作為討論對象,可以填補我們在之前聊的歷代酒文化之間平衡性的不足;二來則是因為漢代畫作相較于唐宋之后,尚處在上游階段,有利于我們縱覽橫觀,不至于紛繁迷眼。
流傳至今的漢代畫作以墓室壁畫、石刻畫及磚畫為代表。畫中所展現的酒文化因素也十分豐富,最為珍貴的是關于釀酒的圖像。考古學家曾經在成都西郊曾家包東漢墓出土的畫像磚上發現極為完整的漢代釀酒工藝程序,表現的是貴族或豪強莊園內的釀酒場景,畫面下方正中有五口排列整齊的大陶缸,中間一口缸前站立一人,此人左手握一攪拌用的短棒,右手執一圓形器皿,正弓身向被打開蓋的缸內下曲。右邊一人趕著牛車前來送糧食,以備釀酒之用。漢代由于酒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釀酒業相當發達,已普遍使用“復式發酵法”進行釀酒。
漢代普遍嗜酒,所以酒的需求量很大,無論皇室、大臣、富商、地主都有自設的作坊制曲釀酒,以備自己所需。皇室釀酒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和龐大的人員配置,由朝廷屬下的太官、湯官主管。《漢舊儀》記載:“太官主飲酒,皆令丞治,太官、湯官奴婢各三千人”。王公貴族、官僚地主之家也都自釀自銷。如霍光的親屬曾“私屠酤”。前面所舉成都曾家包東漢墓釀酒圖刻畫的即是富貴之家莊園內釀酒的情形。另外在社會中下層也有不少自釀自賣的小手工業作坊,生產規模不大,但數量多,分布廣,遍布集市和社會的各個角落。如四川新都出土釀酒售酒畫像磚,畫面中間刻一口大陶缸,一婦人兩袖高卷,左手扶缸沿,右手攪拌,似在釀酒;旁有一人,立于下放三個酒罐的酒爐之旁,似在賣酒;另有兩人,一人肩挑兩壇酒,一人手推裝有酒壇的獨輪車,朝外走去。另四川彭縣出土畫像磚“酒肆”圖,肆內爐臺后一賣酒者,爐臺下置有酒壇。店外一人站在酒爐前似在買酒,另一人手推裝有酒罐的獨輪車,邊走邊回頭與賣酒者話別。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詩達意,畫表形,千載一脈酒相傳。得虧有古人詩書畫作流傳后世,我們才得以窺見古人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