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酒報記者 張瑜宸
1月29日,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中國特許授權培訓機構都收到了一封郵件,內容為:“我們被建議在中國暫時擱置WSET相關活動,包括所有WSET課程和相關考試。”
有媒體分析指出,其認證未獲中國官方批準是造成此次WSET被按下暫停鍵的關鍵因素。但違規與否,自有蓋棺定論的一天。在強關注的背后,能否窺見本土酒類教育發展的方向和契機,或許才是我們酒業值得深思和廣泛探討的。
01
酒類教育推廣亟需規范化、本土化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包括非盈利組織在內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不得從事或者資助營利性活動。此外,根據教育相關的指導意見及規定,培訓機構引入國外課程都需要國家相關部委的審批和落地省市的備案。
據公開資料顯示,WSET成立于1969年,是來自英國的資格認證機構及注冊慈善團體,致力于拓展及提供葡萄酒、烈酒及清酒方面的認證及課程,并且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組織。目前,中國已成為其總學員人數最多的國家。
“不同的國度,酒種帶來的不同教育模式,相互之間是可以借鑒并共存的。”源坤教育創始人鐘杰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但兼容并蓄的前提條件是任何的教育培訓機構都要符合我國的國情,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教育管理規范。
對此,江南大學教授范文來也表示,面向大眾的酒類培訓教育,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品鑒體系,要統一標準、統一教程,由國家部委或者行業協會來牽頭建立,同時,社會化的培訓機構要堅守信譽,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管理。
事實上,近些年,酒類相關教育普及早已成為酒品推廣的主要抓手,葡萄酒方面尤為明顯。
“以學術和邏輯的工具來看待葡萄酒。葡萄酒相對昂貴,且種類豐富,需要消費者具備鑒別知識及客觀的品鑒評價體系。”中國食品發酵工程研究院高級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黃宇彤告訴記者,開發這樣的教育體系不僅需要生產型知識、比如工科、生物化學的知識背景,而且需要文科知識,如:經濟學知識和邏輯的基礎,以及對香型的認知、把握。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對整個琳瑯滿目的酒類市場看得更清楚,畢竟酒業還承擔了促進理性消費、適量飲酒的社會責任。
在黃宇彤看來,理性的葡萄酒教育體系的開發還需要突破幾重障礙:打破文、理科知識障礙;拓展以生產銷售為主的模式,打通生產銷售到消費者的聯系;并打破中國與國際化的界限。
“中國已經變成國際化的一部分,世界也離不開中國。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天然呼喚中國本土的酒類教育。”黃宇彤指出,酒類教育的本質涉及終極追求,有審美或者哲學取向,目標是讓消費者追求理性和自由,和人類的幸福感息息相關。
“盡管酒類在人類生理上并不是必需品,但可以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享受。通過教育,能夠讓消費者理性的認識、消費酒類;同時在購買、品嘗、飲用酒品的過程中又讓消費者享受樂趣,釋放心靈上的自由。”黃宇彤說道。
02
“接地氣”的同時也要細分教育群體
的確,隨著酒類消費的不斷擴大,從業者、消費者對酒類教育的需求也急劇攀升。行業和企業的確也都認識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目前,我國從事的酒類教育主要集中在生產、科研、銷售方面,都在供應端,傳遞的也是相對零散的知識信息,缺少對認知、感知培養的消費端的酒類教育體系。說白了,就是酒類教育與消費者溝通時,頻道對不上。
“我們用了十年的時間,將技術研發,科技成果推廣的職業教育轉向經銷商教育,讓經銷商能更專業、更準確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現在正在做的是從經銷教育轉向消費教育,這個是最難的。因為每個消費者都有愛好,且沒有對錯。如何引導,怎么教育,才能讓酒業直接俯身到C端?這是我們需要思考并付諸行動的。”鐘杰如是說。
對此,范文來建議要做好教育培訓的分界:一類面向行業從業者;一類面向大眾消費群體。
“在我國的白酒企業里,釀酒師和品酒師是兩個不同的工種。品酒師要負責酒體勾調和品評,并不負責釀造。但在葡萄酒企業里,一般釀酒、品酒的工作都是釀酒師來完成。”范文來指出,針對此類更加“職業化”的品酒師教育培訓,報考學員也要具備專業背景知識和工作經驗。相應的,所授內容也有深度、廣度和專業度。
而酒類愛好者,他們大多沒有專業的教育背景及基礎。太過理論化的“術語”往往會讓人產生距離感。因此,該類教育及推廣的模式和表達就要通俗易通,好玩有趣并且多元化、儀式化。“考證也無需設門檻要求,只要感興趣皆可。”范文來建議道。
對此,鐘杰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我們可以借鑒成熟的教育體系,入門的課程簡單明了、不深入工藝,對滋味有一個把握,來源有個剖析。如果發現真的有興趣,就深入學習了解。”
總得來說,酒類教育應該細分職業教育與消費教育。前者注重為行業培養專業人才,向“深”向“專”發展,而后者則注重興趣培養,則向“廣”向“簡”發展。顯然,在WSET暫時停擺的情況下,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已時不我待。
采訪中,有專家指出,空出來的市場將由烈酒認證補位。受限的消費者會轉投威士忌、清酒、白蘭地等成熟的烈酒學習體系,由此帶來進口烈酒的消費熱潮。同時,為最大程度占據消費培育市場,未來或將出現“凡人打架”的各類獨立的培訓體系。因此,也有行業從業人員呼吁有公信力、影響力的獨立第三方來承擔酒業的“中立”的教育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