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詩人黃庭堅(1045-1105)善書法、好飲酒,一生留下的名作中有很多和酒相關,比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寄黃幾復》)、“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
李尋談酒:古往今來賣酒人
添加18202991745邀請加入李尋品酒群
黃庭堅畫像
在他49歲時(1094年,宋哲宗紹圣元年),因說宋神宗“用鐵龍瓜治河,有同兒戲”,被指控對先帝不敬,由起居舍人貶為涪州別駕。起居舍人是皇帝親隨的秘書官,涪州的治所在今天的重慶涪陵區,涪州別駕是知州的助手,由于他是被貶官至此,實際上是被貶到地方上進行監督改造,這個職位就是一個虛職。本來黃庭堅被安排至黔州(治所在今重慶彭水)就職,但由于他有一個堂弟在涪州為官,為了避嫌,又將他改派至戎州。戎州的治所就是今天的宜賓市,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糧液所在地。
黃庭堅在宜賓住了三年之久,這使得他跟宜賓的美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留下的很多詩文,成為現在宜賓酒文化史上的重要文獻,比如荔枝綠酒,他的詩中就提到過。
五糧液廠區俯瞰圖
宜賓當時就盛產美酒,好酒的黃庭堅到了這里真是如魚得水。他有一首詩跟如今的五糧液有關系,叫《安樂泉頌》。據他記載,當地有一個泉水,是僰道(古縣名,治所在今宜賓)第一泉,他有一個朋友姚君玉用這個泉水釀酒。他到姚君玉那里喝酒,感覺酒清爽可口,飲之令人安樂,于是就做了《安樂泉頌》。
姚子雪曲,杯色爭玉。
得湯郁郁,白云生谷。
清而不薄,厚而不濁。
甘而不噦,辛而不螫。
老夫手風,須此神藥。
眼花作頌,顛倒淡墨。
他將釀酒的姚先生尊稱為“姚子”,“子”是對古代有學問、有修養的讀書人的尊稱,如孔子、墨子,像黃庭堅這樣的大文化人,對一個釀酒的匠人這么尊重,我還沒見到第二個,也許姚君玉不僅酒釀得好,而且文章、學問俱佳,才贏得黃庭堅的高度贊譽。“姚子”釀的酒有一個很美麗的名字——雪曲,形容酒色白,像山谷里飄起的白云一樣。他對酒的味道的評價非常到位——“輕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噦”通“穢”,是膩的意思,“甘而不噦”是說酒甜而不膩,“辛而不螫”的意思是有刺激感,卻又不是特別辣口。他當時評價的酒應該是米酒,但是用這四句話來評價今天的白酒,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也是好酒。
在宜賓的時候,黃庭堅50出頭,身體已經不太好了,自稱老夫。50歲,對于古人來說,算年齡很大了。他說自己“手風”,可能是手要么麻木,要么發抖,黃庭堅的書法自成一格,筆畫多有不穩定之處,可能與他的“手風”有關。喝酒能夠緩解癥狀,喝了姚子雪曲,他覺得這個酒就是一個“神藥”。盡管眼睛已經花了,他還是寫了這首頌歌獻給釀酒的姚君玉先生。“眼花作頌,顛倒淡墨”就是他覺得因為眼花,對于墨色濃淡的處理不是太滿意。可惜我們現在看不到這幅佳作。黃庭堅是位大書法家,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但是《安樂泉頌》沒有留下來。安樂泉現在就在五糧液酒廠里面。
黃庭堅書法作品《松風閣帖》局部
黃庭堅書法作品《諸上座帖》局部
姚君玉是黃庭堅記錄的一位善釀酒的賣酒人,他還有一首詩記錄了另一位賣酒人,詩名叫《戲答史應之》。
先生早擅屠龍學,袖有新硎不試刀。
歲晚亦無雞可割,庖蛙煎鱔薦松醪。
這首詩是說他的朋友史應之(生平不詳),年輕的時候是學“屠龍之學”的,也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自負有治國理政的一身本事,但是從來沒有機會實踐過,等到黃庭堅遇見他的時候,這個人已經老了,一輩子不僅沒屠過龍,連雞都沒有殺過,這是在揶揄他一輩子不僅沒當過大官,連小官也沒當過,只能開一個農家樂,做點兒麻辣牛蛙、鱔段之類,同時賣酒,賣一種叫松醪的酒。松醪也是當時的名酒,從名字推測,這個酒可能有點兒泛綠色,但是有如松樹般的清香。
釀酒、賣酒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古往今來有無數胸懷大志的英雄,在天時不利的時候,混跡風塵賣酒為生。這位史應之先生大概就是這樣一位人物。
放目眼下酒界,里面也有像姚君玉、史應之先生這樣的人,本來也是懷有“屠龍”之學,但也只能煮個蛤蟆、煎個鱔段,喝杯濁酒、發發牢騷。但是這種人不論是釀的酒、還是賣的酒,都是好酒,而且酒里都有個性,他真把自己平生的志與業寄托到酒里了。在現在的每個酒廠里,當酒的品質最好的時候,一定是有這樣的釀酒人物存在。當你能從酒商給你的酒里感受到這樣的故事的時候,那個酒也是最好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