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國際市場、國際化,中國白酒喊了許多年,闖了很多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前進的道路上仍面臨重重阻隔。
白酒出海
很多人將其歸結為中國白酒與國際口感差別大,認為中國白酒國際化要打好“味道戰”。把國際口感簡單的理解為伏特加,伏特加的口感特點就是純凈,而純凈的口感在國內就接近于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有汾酒、牛欄山二鍋頭、衡水老白干以及江小白等。
年輕化的江小白在國內花樣百出,也一直在致力于國際化、輕口味特色產品的打造,前段時間剛發布了“all in 利口酒”方向下的全新產品系列,圍繞年輕人的新飲酒需求的同時,也嘗試打造更多樣、有趣的飲酒方式,比如在國外備受追捧的雞尾酒調制混飲等。在口感上,已經接軌國際市場。
江小白
暫且假設“白酒接軌國際市場,就要接近國際口感即伏特加口感”這種理論成立的話,那么未來外國人消費中國白酒,只要口感接近伏特加就可以。國內酒企要走出國門,不管是以party的形式,還是以雞尾酒的形式,甚至以混飲的形式,都應該去做大力的推廣。反過頭來想,即使中國白酒真的做到了接近伏特加的口感,但畢竟不是伏特加,難道就會被國外消費者接受嗎?銷量就比伏特加好嗎?
當我們改變了自己去學習別人的時候,說不定就是“步入歧途”。就像現在都來學茅臺一樣,再怎么樣也不會比茅臺還正宗,因此往往會陷入“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怪圈,越是一門心思學別人,反而忘記自己的看家本領,放棄自己的優勢,得不償失。
伏特加
白酒國際化不能只注重開拓市場、刻意爭取消費者,或許這種戰略會在一開始嘗到甜頭,但是后患無窮,最后是為他人做了嫁衣,即使中國白酒成功銷往海外,在國際市場銷量良好,別人會說“中國酒不錯呀,但是比起我們的伏特加來,還是有差距不夠正宗”。這種情況,想必并非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國內優質的白酒并不是去國外當劣質酒的。
中國白酒國際化,“味道戰”只是其一。不少白酒品牌嘗試改變酒體與產品特征而盡量靠攏國際口感的評價體系,進而拓寬國際市場,可以做一種戰術嘗試去做,但肯定不能是戰略目標,而是應該找到一種好的方式來表現和推廣白酒的價值與風格。
洋酒
試著回想一下國人喝洋酒的場景,吃西餐大多都搭配葡萄酒,葡萄酒也常出現在各種高檔的宴請中,烈酒則是在酒吧頻繁出現,這表明我們已經在模仿人家的生活方式,如果是單純接受產品的話,就會按照中國人喝酒的文化,就餐時就直接喝了。所以說,如今我們喝國外的酒,并非簡單的接受它們的產品,而是接受了人家的文化。
很多人將國外市場看做紅海,認為白酒不符合國外的飲用習慣,和洋酒競爭太難,若要獲得對方的喜歡和接受以及認可,要下很大的功夫,贏得幾率很小。為何不轉換角度,國外市場可完全以看做藍海,國外沒有飲用白酒的習慣,對白酒知之甚少,一旦教育、培養起來,其市場的廣闊令人咋舌。
白酒出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白酒國際化要迎合市場不假,但要揚長避短。白酒國際化首先是觀念的國際化,其次是行為的國際化。中國白酒要堅持自己,堅持文化自信,堅持品質自信,堅持企業的釀酒工藝自信,堅持下去,慢慢教育國外消費者,從小及大,中國酒必會未來可期。
(作者張燕,系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