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白酒行業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如果說前面的不穩定主要在于高端產品的量價和上市公司的股價,那么這兩天的焦點則是某品牌歷史上生產一款小批量產品涉及塑化劑問題,它將不穩定引向白酒的品質和安全范疇。雖然已不像2012年面對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的焦慮,但仍能看到這個傷口并未愈合,塑化劑還是輕而易舉觸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
作為品質堅守者的源坤,我們希望看到白酒行業的健康發展,既不站在白酒行業立場將一切不利于白酒的聲音打倒,更不會在白酒的對立面對行業存在的問題加以抨擊。我們希望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白酒,以所能做到的客觀公正的立場解讀中國白酒及其品質,讓市場和消費者對白酒少一些誤解,多一份認知。因此,此文主要涉及正確認識塑化劑等風險物質的關鍵、白酒中塑化劑的來源、應該采取的行動這三個主要方面,希望能解答你心中的疑問。
正確認識塑化劑等風險物質的關鍵
要客觀認識白酒中塑化劑的存在,必須要掌握這幾個關鍵的要點,不然你肯定會糾結于塑化劑及其對身體的危害,進而會因為塑化劑的存在而否定白酒的安全,這是不正確和不客觀的。
第一.塑化劑不是外加,而是遷移。白酒中塑化劑與三聚氰胺事件有本質的區別,白酒中的塑化劑主要來自于接觸到的塑料制品在高酒精濃度白酒溶劑下的遷移,非人本意,但三聚氰胺卻是人為添加以增加測定到的蛋白質含量,人的本意。這一點是界定白酒中塑化劑的基本原則。
第二,塑化劑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負面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新材料或新器具在白酒的釀造生產過程中被使用,塑料制品亦是如此。蒸餾白酒存在的數百年來都使用傳統的工具進行生產,直到塑料制品的使用才產生了塑化劑遷移。這也說明白酒行業對新材料或新器具使用前的風險評估不夠。
第三,不能離開量比關系談白酒中的塑化劑危害。世界是一個彼此交換和融入的整體,在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各種各樣的潛在風險物質,日前報道人體內已經檢測到塑料顆粒,這足見我們其實是被包裹在多種風險物質之中。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單獨撇開這些風險物質量的多少,就談其可能給人體帶來的傷害,這是極其不妥當的。因為,塑化劑等風險物質存在的量才是決定危害大小的根本,若不注意量,喝水過多都能身亡。
第四,白酒行業目前沒有塑化劑殘留限量標準。不論是酒鬼酒塑化劑事件還是這次西鳳年份酒塑化劑問題,依據的是原衛生部發布的551號文件中對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殘留量0.3mg/kg(西鳳年份酒塑化劑的報道還參考了方法中DBP定量限0.3mg/kg),而后續原衛計委公布的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認為白酒中DBP含量在1mg/kg以下認為對飲酒者健康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這是從保護健康角度得出,不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塑化劑殘留限量標準有無的說明,不是為“超標”開脫,而是在于讓消費者清楚真實情況,也促使行業探討殘留限量標準的問題。
第五,相對塑化劑,我們更應關注酒精本身的危害。白酒中由于外源遷移和發酵產生的風險物質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酒精(和水)才是白酒的主體構成,而酒精攝入尤其是大量攝入就會給身體帶來損傷。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酒精攝入與健康的關系,更多倡導科學、文明、健康飲酒,這才是關愛飲酒者健康的關鍵。
上面認識塑化劑的五點關鍵,不僅適用于塑化劑,也適用于白酒中其他潛在的風險物質的認識,理解這五點極其關鍵。我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之中,任何事物間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塑化劑就是這樣一個我們在新科技產品中使用,而又回到我們所食用的食品并對我們帶來影響的一種物質。
白酒中塑化劑的來源
根據調查分析,白酒中塑化劑的來源包括:蒸酒時使用塑料管導酒或塑料桶裝酒;運輸或勾調中使用塑料管道或者塑料容器;貯存原酒的陶壇口密封用塑料布;酒瓶蓋中的塑料內層(墊)等。此外,其他釀造過程中涉及到塑料制品均會引起塑化劑的遷移,甚至有研究表明糠殼樣品含有0.05mg/kg的DBP,這可能源自環境背景值的污染。液態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生產中使用的食用酒精和香精香料中塑化劑的污染也是白酒中塑化劑的一個來源。所有這些因素,都造成塑化劑遷移進入白酒,諸多因素疊加增加了白酒中塑化劑含量。
不過,一系列針對釀酒用材料容器具導致塑化劑遷移的溯源分析發現,白酒中含有的DBP的主要原因在于蒸餾或者轉運白酒過程中使用塑料軟管和塑料容器。這是因為塑化劑在在白酒中有較好的溶解性,而蒸餾或者轉運白酒所用的塑料軟管和塑料容器與白酒的接觸時間較長且接觸面積較大,更容易帶來遷移。
從2012年酒鬼酒塑化劑事件至今,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高度關注,通過企業排查、監督檢查、指導整改多種措施,讓白酒中塑化劑含量得到有效控制,給出了白酒中塑化劑的風險評估值,恢復了消費者信心,白酒中塑化劑風險的控制取得階段性效果。當然在抽檢中也存在少量產品塑化劑超過風險評估值的情況,綜合分析發現超過風險評估值的多是貯存的老基酒或老產品,這是酒企和監管部門應高度重視之處。
應該采取的行動
在經歷過2012塑化劑事件之后,白酒釀造企業已經對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塑料制品進行整改,使得塑化劑整體可控。當作為食品安全責任第一位的生產企業,酒企仍要進行排查梳理,強化白酒釀造中過程控制;從源頭對存在塑化劑遷移風險的環節進行整改,包括原輔材料、管道和容器具、封口塑料膜、密封塑料墊圈、添加劑等;嚴格控制基酒和成品酒以及外購酒中塑化劑含量,尤其要考慮貯存老酒中塑化劑的含量,建議進行自檢核查,確保產品不超過風險評估值。
如果發現產品中有塑化劑,企業要根據本企業的情況,制定詳細的原因排查和整改方案,并報當地監督部門,同時及時召回產品。企業制定的方案,要包括白酒污染塑化劑的原因分析,可能污染的關鍵點,擬定的整改措施,如何實現全過程防止塑化劑污染,以及人員保障、制度建設、整改完成時間等內容。那么對于塑化劑超過風險評估值的處理方法如何呢?若是企業庫存基酒,則可以采用蒸餾或活性炭過濾的方式進行處理,但均會損害基酒風味物質和質量。若是召回產品,則嚴禁再制成酒類銷售(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當用于制作生物柴油等方式降級處理。
希望這篇分析對大家認識白酒中塑化劑有所裨益,更希望這樣類似的問題不要再出現。當然存在塑化劑等風險物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公眾對其的錯誤認識和不加識別地傳播,這才是更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白酒應該以更加公開透明的身份走向消費者,行業也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來講清中國白酒。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白酒行業一定要強化質量安全和品質控制,不斷努力為消費者釀造一杯安全的滋味優美的中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