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前程不在酒局,而是在自己的努力。人生拼的從來不是酒,拼的是能力,是健康。
逢年過節,是飯局最多的時候,觥籌交錯,人情往來,似乎都靠這一杯酒。新聞里最不缺少的就是飲酒者喝死喝傷的消息。
于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景象,一場場原本是用來交流感情的飯局,變成了比拼酒量胡吹海喝的酒局。有些人,不想喝,硬著頭皮也要喝,有些人,自己不愛喝,卻愛逼著別人喝。太多的中國式酒桌,從來都是為了喝酒而喝酒。啤酒、白酒、黃酒、紅酒輪番上陣,不喝到吐不準下桌,似乎那不是飯桌,是戰場,拼的不是酒量,而結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許多人真實的酒量可能只有一小杯白酒,卻偏要裝成能喝一斤白酒的樣子;許多人可能自己不愛喝,但卻偏愛起哄,看見有人喝就大聲叫好,看見別人不喝就冷嘲熱諷。這些局中人和看客,活生生將一場酒局變成了斗獸場,造就了冷漠和丑陋的中國式酒桌。說實話,一直以來,我對喝酒的態度都是不排斥的。老話說得好,小酌怡情,興頭上來,叫上三五好友,喝上兩杯聊聊天,簡直是人生樂事啊!就像《蘭亭集序》里描寫的那樣,在小溪兩旁席地而坐,將裝了酒的酒杯放在溪中,由上游緩緩漂流而下,酒杯在誰的面前停下,誰就得吟詩一首。曲水流觴,一方面酒幫忙讓人詩興大發,另一方面又讓整個聚會不至于局促無趣,最高層次的酒局莫過如此。
清人張晉壽在《酒德》中有這樣的句子:量小隨意,客各盡歡,寬嚴并濟,各適其意,勿強所難。所以,酒桌上,多認慫,少喝酒,隨意點,莫勸酒。
可偏偏現代社會的酒桌文化卻越來越畸形,酒不再是飯桌上的調劑品,而是“主菜”。
而往死里喝,似乎才是桌上人該有的酒局態度。
看到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臨近新年,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最高贊的回答,竟然是,年會酒局。
細想想,就不難理解,讓人怕的不是酒,而是往死里喝的酒桌文化。
曾看過一個故事。
有位老總身家過億,剛創業時特別熱衷組局,一年招待費花幾百萬,但也并沒有拿到大的項目。
后來,他從客戶領導處知道原因:“假設現在有大項目,我也不敢給你做。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沒合作過。”
只有通過一系列交易,你向對方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人品和口碑,彼此才會有長久的合作。
交情交情,交字在前,情字在后,有交易做,才有感情談。
若資源不匹配,喝再多回酒,吃再多次飯,都只等于零。
所謂生意,是你有價值才有生意,不是你能喝多少酒。
人生拼的從來不是酒,拼的是能力,是健康。
證明能力的方式有千萬種,犧牲健康是最愚蠢的那一種。
沒有任何酒局,值得你往死里喝。
不勸酒,是一種修養,不過度飲酒,是一種責任。
生命最重要,健康活著,才是對家人,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