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的生產周期長,每年重陽開始投料,同批原料要歷時一年,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再經過三年以上酒庫存放,最后精心勾兌,普通型茅臺成品酒才能包裝出廠。整個過程耗時至少5年。所以,普通型茅臺酒一出廠就可以說是五年的年份酒了。
網上對茅臺的基酒是這樣說的:
茅臺基酒,并非指茅臺今年生產的成品酒,也不是指前幾年生產,經過并壇或是勾兌過的在庫的半成品,而是指下沙后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后當年入庫的未經并壇未經勾兌的新取出的原酒。
市場擔心茅臺的金融屬性導致茅臺當前社會庫存水位過高,我們認為對于這一問題不必過度憂慮,核心即在于近年來茅臺的老酒市場把茅臺的消費屬性大大延長。
近年來很多消費者尤其企事業單位購買茅臺雖然表面上是用于儲存,但是等日后變為老酒還是拿來消費,即新酒的庫存就是老酒消費的源頭。因此,雖然囤貨現象客觀存在,但是從這個角度來講,隨著茅臺老酒文化愈發盛行、老酒市場愈發龐大,很大一部分社會庫存仍將用于消費,而非用于增值套利,因此社會庫存問題一定程度上是個偽命題,無需過度擔心。
消費者是茅臺真正的終端用戶,購買茅臺酒的目的是飲用和宴請和收藏(紀念酒),也有部分為朋友之間送禮的需求。這幾年,隨著消費群體中高凈值客戶品位的提高,對茅臺年份酒(存夠三五年以上的茅臺酒,也稱為“老酒”)需求的增加,他們養成了“買新酒,存新酒,喝老酒”的習慣,每年買一定量,以后每年都買,喝以前的酒把新酒存起來。這是一個對市場有益無害的方式,反而促進了民間茅臺文化的發展。
不喝茅臺酒的朋友很難體會,存酒有多難,愛酒之人多是性情中人,茅臺又是最佳的瓊漿玉液,本意想存起來的酒往往不到目標年份就被喝完。如果你喝茅臺,應該很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