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有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果擁有一座雅致的院子,閑時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盡情享受在院子里閑弄花草,開墾菜園的慢節奏生活。
或許現代人的快節奏已經習慣每天朝九晚五,穿梭于城市高樓間,偶爾看見別人家的院墻里的一株蘭花。
隨即勾勒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擁有一個隱世而自在的院子。
多少人覺得往后余生擁有一座院子,這或許這是大半輩子最后的歸宿。
林語堂曾說人生之二十四件快事,其中一項便是: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城市早上五點半,天未亮的時候,天邊開始出現一絲光亮,帶著一絲微涼的風,不知為什么,我的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籬笆院子。
有屋,有菜,還有樹,
樹上有花,花落一地,
屋內簡單而溫馨,不繁華,不復雜。
魯迅幽默的說道:“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
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雨打蕉葉,苔痕階綠,
靜坐窗前,看雨幕簾簾,
品一杯清茶,漫談時光。
盡得感受古人眼中的山水禪趣,也想領悟一番自然哲理,恰時翻閱文字,我也想,游歷華夏的山光水景。
閑來聽風雨,忙時種莊稼,
一院一屋,柴火煎茶,
黃昏煮粥,月光對酌,微醺而飯。
年年歲歲,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我守著一個小小的院子,
還有頭頂那片,僅屬于我的一片天。
不求多大,不必奢華,
只求有花草,陪我度過春秋冬夏。
春種芍藥牡丹,夏聞清荷紅榴,
秋觀山菊凌霜,冬有雪梅初綻。
愿擁有一個院子,不必繁雜,卻足以容納我所有的小悲歡,飲酒對歌,日出日落。
“對于中國人來說,有了一個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著落。”——梁思成
有一院子,或許是一種精神追求。
老舍曾說過:“我的理想家庭,一妻一兒一女,七間平房,院子必須大。
靠墻有幾株丹柿果樹,除了一塊長方的土地,平坦無草,足夠打太極拳的。
其他的地方就都種著花草—沒有一種珍貴費事的,只求昌茂多花。
屋中至少有一只花貓,院中至少也有一兩盆金魚;小樹上懸著小籠,二三綠幗幗隨意地鳴著。”
老舍心中的院子,大概便是擇一院而休憩,度好余生。
累了,倦了,困了,
就在春日暖陽的秋千上晃整個下午。
或者坐在一樹蔭涼的石椅下,
睡一個午覺舒緩身心。
與貓狗逗趣,聽鳥雀呢喃,
閑暇的時候,還可以約上三五好友。
來到小院里談天說地,品茗博弈,
瓜果佐酒,漫論詩書,
不失為一種愉悅和灑脫。
愿擁有一個院子不必繁華,卻足以夠容納我所有的小任性,吃酒喝茶,做夢看書。
有人說,想有個院子的人,是因為他們堅信“仍然有人在為了理想活著”。
為了這個理想,我們一直在奮斗,在前行,終會有一天,相信我們會得償所愿,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個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