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與朋友聊起醬香熱,他說現在醬酒的定價忒不厚道,明明成本不過6元,一瓶卻動輒上千,還不斷加價,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其實抱有這種想法的酒友很多,但持這種觀點的人很明顯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不懂白酒生產,二是不了解基本的經濟規律。
茅臺
白酒的生產成本包括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研發成本等。先說原料成本,像如茅臺釀酒所使用的符合酒廠標準的有機紅纓糯高粱收購價大約在9.2元/公斤左右。按照5斤糧食1斤酒計算,光是高粱的成本就要23元,這還不算制曲的花費。再說人力成本,白酒釀造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極大的人力投入,像如名酒廠的員工福利待遇相對完善,那么平均到勞動產物白酒之上的成本自然不小。
白酒釀造
還有一種非常容易被忽視的成本便是研發成本,這部分費用包括先進生產線的改造與科研投入等。通過對酒體的研究改善基酒品質,以及通過科學配比調配出品質如一的優質成品白酒。這部分的花費也是巨大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口中的“勾兌”,并非酒廠的“黑心”,而是匯集了無數科研人員的高端技藝。醬香型白酒會根據每次出酒的特征,分為三種典型酒體,分別是:醬香、醇甜、窖底。然后根據品質進行優級、一級、二級。而技術人員便是根據這些不同的基酒,將其調配成成品酒,以達到1+1>2的融合效應。可以說,勾兌工藝對白酒的品質與風格的形成起著極為顯著的作用。而要想獲取高水平的勾兌工藝,又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花銷。
白酒貯存
正因如此,以原料的價格衡量白酒價值的做法是很不合理的。Windows 每張光盤的成本,算原料也就幾塊錢,畢加索的名畫按照原料算也廉價的離譜,但你能說它們也就值一個成本價嗎?話說回來,白酒行業作為重資產行業,其白酒的綜合成本并不低,這是由白酒生產路徑所決定的。再者,決定商品價格的關鍵,從市場角度出發,是供需而非成本。
我們假設某款白酒成本100元,售價200元,結果買的人太多,所以酒廠將價格提到300元,還是買的人太多,于是價格提升為400。另一款白酒,成本100元,售價150,但是就是沒人買,于是酒廠將價格降到130,還是沒人買,于是將價格降到110。由此可見,對價格影響程度最大的是供需。對于飛天等名酒,為什么能賣得這么貴,原因很簡單——買的人多。
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整個酒水行業,白酒行業的利潤率是相對較高的,這是事實,但是背后體現的還是一種基于市場的理性。每個人到想獲取更高的利潤,所以那些較為花費少、風險低的高利潤行業隨著進入者越來越多,利潤率也就被攤薄了。而白酒行業之所以能夠維持高利潤在于一方面投入資金巨大,資金回收周期長,另一方面在于進入后能否持續盈利的不確定性太強,使得其行業本身具有極強的進入壁壘。
再回到核心的問題,為啥名酒會這么貴?首先建酒廠釀基酒聚員工需要花費的數字讓一批人望而卻步,產品推向市場的不確定性又把一批畏懼風險的人員擋在門外。即使有了酒廠,名酒光環與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更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再加上市場大環境的大浪淘沙,能夠挨到最后的酒企哪個不是經過重重考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擁有如今地位的名酒,屈指可數,這么來看,賣貴一點,是不是似乎也很合理。(周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