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家酒評內容中心 明美君
近年來,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熱捧有增無減,“國潮”風起云涌。在春節旺季消費潮流,以及2021年雙十一購物節當中,消費者在各大電商平臺也都展現出了旺盛的國潮消費力。
越年輕越國潮,如何抓住這股關鍵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越是年輕人,國潮對其的吸引力越大。拼多多的一份數據分析顯示,90后和00后在國潮上貢獻了超過74.4%的購買力,其中90后以48.6%的占比成為國潮第一大消費群體,00后則占25.8%緊跟其后。
在去年雙十一中,有數據顯示00后在筆墨紙硯方面的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100%;對國潮手機、耳機、智能手表的交易金額已經達到去年的3倍有余。部分國潮聯名IP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近200%。有機構直言:00后對國潮的喜愛甚至超過90了后。
備受90后、00后等年輕人追捧的國潮究竟是什么?
觀潮研究院曾這么解釋:核心底蘊是“國”,是傳承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表現形式是“潮”,是傳統文化精華結合當下新人群、新技術和新場景后產生的新事物和新的展現方式。
也就是說,國潮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個事或物上,也能適用于酒業之中。
平心而論,酒作為中國自古傳承下來的飲品,本身就具有國潮的基因,加上近年來酒業注重年輕消費者,國潮的出現自然成了一個機會。
從國潮爆品,發現國潮的“本質”
作為酒企,又該怎樣去抓住國潮帶來的機遇?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也同樣適用于現今酒企的境遇。在國潮的風口下,有不少爆品出現,他們折服年輕人的魅力所在,也同樣是酒企可利用的關鍵點。比如這幾個共通點:
1、對傳統文化的延伸
不管是去年雙十一突然在00后中爆火的筆墨紙硯,還是近兩年大火的各種漢服,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分支的延伸。因為夠傳統,也夠適應現今的文化,這些產品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獲得了更多年輕人的認同。
2、體現了民族認同感
國潮的本質是國貨,而中國人對國貨的態度,本就是帶著民族的審視目光。去年爆火的鴻星爾克,通過捐款讓消費者知道了一個商業品牌的民族使命感,當中體現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成了被年輕消費者認同的關鍵。
3、有歷史、有深度
提起國潮,近年來爆火的故宮、博物館等文化IP是繞不開的話題。時下流行在年輕人中的“考古盲盒”,年輕消費者不僅買了,還在各大平臺分享了購買后獲得的古代物品的相關知識。歷史和深度,也是折服消費者的利器。
酒企嘗試國潮,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以上說了這么多,實際酒企可以如何嘗試與國潮接壤?
1、推出國風潮流單品
要想做國潮,酒產品的“樣子”應該有所改變。對于許多歷史悠久的白酒企業來說,旗下產品的包裝設計可能并不那么適宜。如果想和國潮接壤,在包裝設計上,應該能體現出“國風”和“潮流”。當然,并不是說盲目的堆砌上龍鳳、繁華、中國紅等中國風元素就行,最好是能結合酒企的歷史和特色,給人眼前一亮,又能推敲出更深層次的精神和文化屬性。
除了包裝,這款屬于國潮的單品依舊是酒產品,酒的口感、飲用感受等是消費者復購的關鍵,酒體設計自然也不能馬虎。
2、用夠“潮”的方式和年輕人對話
有了合適的國潮單品就夠了嗎?不,這只是一個起點。實際推出這款產品時,如果直接套用普通產品的推出模式,那等于“國潮了個寂寞”。
首先是營銷方式上,應該使用夠“潮”的方式和年輕人拉近距離,比如和故宮的聯名、季節限定等。其次,要注重在這款產品上的“表”和“里”的表達。比如“表”層宣傳上,讓消費者明白這款產品是有歷史或者有深度,且是年輕消費者可能在乎的那部分歷史,類似李白杜甫等歷史名人和酒之間的真實歷史故事、誕生的朝代的趣味酒文化等。“里”層宣傳上,則是對“表”層的更深層次的深入,比如對酒企自身的歷史的深入等等。
當然,國潮再好,酒企也要注重不能“本末倒置”。正如有消費者言:國潮,只能讓消費者給品牌一次機會,但能否真正認可你的產品,甚至成為核心用戶,靠的還是產品的品質以及品牌對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