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食安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報道之一:
2016年10月,成都這座美食休閑之都,迎來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會召開(“雙創”),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期間,來自全國的嘉賓走進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中心;肉類加工公司、都江堰市為農服務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以及餐飲店火鍋店,考察成都“雙創”,點贊成都“智慧食安”。
2016年5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承辦的“2016年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性演練暨四川省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Ⅱ級)應急演練”在新津縣舉行,演練成果引起社會關注。
2015年9月,成都市被納入第二批國家食品安全城市試點城市,一年半過去,成都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已進入到了創建活動的沖刺階段。政府和企業如何在“創建成都市食品安全城市”中尋找到契合點?成都食藥監系統怎么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助力?全社會每一成員,對食品安全該有怎么的責任與擔當?
食品安全進社區、進校園,組織廣大消費者進企業,多方聯動強監管嚴處罰打擊犯罪,良好食品安全共治環境正在形成。在看似平凡的食品安全戰線上的無數身影,是廣大食安守護者們高大的集體群像。食品安全共治,成都在創新實踐。
全國“雙創”現場會成都召開,各地嘉賓點贊成都。
推進監管所標準化建設 276個基層所運行
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對地方黨委政府的目標考核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完善食安委成員單位之間的協作機制,強化目標考核,構建地方黨委政府負總體責任、企業負主體責任、監管部門負監管責任、相關部門負協管責任“四位一體”責任體系。出臺30余個指導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制度文件,形成了對依法行政、能力建設、監管創新等方面的有力保障。
成都19個區(市)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統一更名為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掛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牌子,鄉鎮(街道)一級設立監管所。加強實地調研,出臺基層監管所建設指導意見,推進監管所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建成基層所276個。理順分級事權,加大對“三合一”后基層監管執法、行政審批督查指導力度,制定出臺事權劃分意見,建立事權清晰、權責明確、執行有力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系。
實現溯源監管向市場化電商溯源轉變
深入探索全過程控制、全鏈條信息化的智慧監管體系,依托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建立“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中心”并已初見雛形。推行“互聯網+”和O2O電子商務模式的追溯機制,實現溯源監管向市場化電商溯源轉變。重點在全市學校、醫院、食堂等團體單位推行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電子商務平臺。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食品流通溯源體系標準規范,利用二維碼技術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輿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出臺《成都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都市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防范應對工作規范》,健全應急處置隊伍和專家隊伍。全年穩妥處置有指向的輿情666條和突發事件14起,成功承辦2016年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性演練暨四川省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在成都農產品中心調研。
完成城區學校食堂、大型餐館“明廚亮灶”建設
規范高效實施行政許可,推進簡政放權,采取食品經營連鎖企業集中辦證便民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著力規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行為。實施《全面推行HACCP等良好質量管理規范的意見》,鼓勵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控體系,規模以上食品企業認證率達71%。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全市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類分級管理實施率100%。
制定《成都市網絡食品監督管理辦法》,加強電商平臺及互聯網食品監管。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量化分級率100%。積極推進“明廚亮灶”工程,基本完成城區學校食堂、特大型、大型餐館“明廚亮灶”建設。完成全球創新創業交誼會、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第16屆西博會等93起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任務。對全市419家藥品批發企業、108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實施監督檢查,配合或參與總局省局多次藥品流通領域飛行檢查。
綜合整治 嚴懲重處違法行為
全市立案查處食藥違法案件4084件,處罰沒款4861.48萬元。市級查處違法案件386件,處罰沒款1472.955萬元,入庫542.86萬元,完成外地食藥部門協查案件267件,銷毀罰沒物資79.622噸。
以大中型商場、批發市場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持續強化學校及周邊、旅游景區、農村群宴、餐廚垃圾處置整治力度。全面開展抗菌藥物等處方藥專項整治,積極妥善處置涉山東非法經營疫苗系列案件,持續強化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監管。完善食品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標準和流程,建立食品違法犯罪案件高危領域、多發地區和打擊重點分析研判、食品案件雙向移送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73件,其中市級移送案件 8件,線索5個,對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
健全體系 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
積極推進13億成都國際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項目落地。投資3.5億的成都市食品藥品檢測能力提升項目已與國家“食品安全性評價中心”合址同步啟動,預計年底開工建設。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已進入施工招標階段。
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完善“一院四中心,十四網點”的檢驗格局,有序推進了三個縣級檢測資源整合試點項目。實施全鏈條抽樣檢驗,完成各類監督抽檢,食用菌、肉及肉制品、乳制品等專項抽檢以及“人工注射蟹黃事件”等應急抽檢任務。截至目前,完成檢品57897批,其中食品及流通環節農產品51109批,保健食品及化妝品1144批,藥品5568批,食品監督抽檢問題發現率9.3%。
食品安全傳播多樣化高頻率
構建社會共治大格局
落實新修訂《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大幅提升獎勵額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細化可舉報違法情形,實施便捷領取流程,激活全民參與熱情。受理咨詢和投訴舉報17312 件,發放獎金280件32萬余元。
充分發揮多元主體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制訂行規行約、自律規范和職業道德準則,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交流溝通食品安全風險信息,鼓勵行業內部人士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倒逼企業誠信守法,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失信懲戒制度,強化信息公開和信用管理,配套建立紅黑名單、約談制度,以社會監督機制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維護公平誠信的產業生態和經營環境。
加強宣傳載體建設和宣傳教育力度,通過新聞發布會、開展科普社區行等多樣形式提升宣傳效果,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將線上宣傳與線下活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努力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社會共治局面。累計播放宣傳視頻700余萬次,49000余小時,各類媒體刊(轉)發食藥相關新聞1200余篇。食品安全進社區、進校園,組織廣大消費者進企業,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實現食品安全法等相關知識普及全覆蓋。中國食品報 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