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王凱泰,在《中元節有感》一詩中寫道:“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這首詩寫的是福建一帶過中元節的情景:到處做道場以普渡、安頓那些孤獨的鬼魂,各家的門上貼紅箋大書“慶贊中元”,并為已經逝去的先人設下酒肉祭品。
中元節,為農歷的七月十五。我國在遠古時便相傳七月初一“開鬼門關”、七月三十“關鬼門關”,在這一個月里,所有的鬼魂都從另一個世界出來領取祭物,于是人間便要舉行“普渡”的祭儀,以便安頓這些鬼魂。
中元節又稱“孟蘭盆節”,盂蘭盆是梵語音譯,意為“解倒懸”。說的是目蓮僧的母親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火焰,饑苦太甚;目蓮僧只好求救于佛,佛為他講《孟蘭盆經》,教他在農歷七月十五“作孟蘭盆以救其母”。
于是,此習俗便流傳開去,于中元節民間各地“為作盂蘭會,施佛及僧,以報養父母之恩”(《盂蘭盆經》)。盡管這個節日具有相當的迷信色彩,但其內蘊仍是“孝道”二字,故千百年來興行不廢。
古代的“普渡”,分“公普”“私普”兩種。公普以寺廟為中心,由當地的富豪或廟中的主事者擔任主祭人,在公普舉行前夕,于廟前樹起一根高達數丈、頂端有一盞燈籠的“燈篙”,以昭告鬼魂。
正如唐代德宗《七月十五題章敬寺》所云,“法筵會早秋,駕言訪禪扃”,就連天子也欣然去參加公普祭儀。私普,則是各家各戶自設酒肉,自燒紙錢,招待已逝的長輩。
中元之夜,還有一個重要的節目,即放水燈(又稱放河燈、放湖燈),按傳統的說法,這水燈是為鬼魂引路的。“所謂水燈,就是在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做成荷花的形狀。
天落黑,船家們把船齊往江上游的七郎廟下。到時候,只聽得一聲呼哨,各船的水燈同時點亮蠟燭,浮下水去。這時燈亮板上,板飄水中,燭影搖紅,似灑滿江金銀....”(《中國民俗大觀.“鬼節”放水燈》)
清人蔣鑨寫了一首《西湖竹枝詞.放湖燈》,描寫的就是這種壯觀場面:“中元繁盛放湖燈,東角吳山月又升。梵唄翻因簫管亮,紅燈搖漾玉波澄。”
廣東潮州的燃放水燈,又與別處稍有不同:“若放大焰口時,還要派船溯韓江北至距城百余公里的三河壩,趕在儀式開始之前,邊返航邊點燃一只只陶缽制成的豆油燈并把它放下江里,意在引領八方孤魂野鬼前來受施,這叫‘燃放水燈’。”(《中國民俗大觀.潮州人的“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