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記者 岳曉聲 華夏酒報 今天
見到76歲的河南省鄭州市某麥芽公司王總,《華夏酒報》記者頗有幾分酸楚,他告訴記者,他近來因病住院了,可總放心不下兩家啤酒企業欠他的貨款,雖然已過七八年了,但近百萬元的貨款還是杳無音信,他希望記者能給他幫個忙,幫助他要回貨款。
和王總有同樣經歷的并不只他一個人,一位長期與某地酒企做生意的原料供應商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如今和酒企做業務,拖欠貨款是最大的困惑。不做生意吧,長期建立好的業務關系,做吧,拖欠貨款成了痼疾,生意越做,包袱越大,簡直是難以負擔了。
如何擺脫酒業誠信的怪圈?《華夏酒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01
誠信論壇,探索誠信文明
“遵守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遵守《河南省誠信經營放心企業(店)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經營產品貨真價實,絕無假冒偽劣商品,對消費者承諾‘假一賠十’……”一聲聲承諾,一句句誓言,響徹會場。6月9日下午,在原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河南省卓越質量品牌研究院院長趙志正、河南省信訪局副局長劉兆民、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處長王科敏、江蘇宿遷酒業集團名譽董事長張建良等嘉賓的見證下,榮獲2019年度河南省酒類誠信經營放心企業(店)的66家酒類生產、流通企業負責人在首屆河南酒業誠信論壇上的莊嚴宣誓。
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告訴記者,自2013年起,河南省酒業協會組織開展了河南省酒類誠信經營放心企業(店)的認定工作,經過7年的不斷努力,已構建起省轄市、省、國家級“三位一體”的誠信經營放心體系。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10日,河南省已有402家生產、流通企業通過各級誠信放心體系認定,在行業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廣泛好評。
談到誠信問題,原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河南省卓越質量品牌研究院院長趙志正結合工作經歷分享了一些不誠信事件給工作、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他說,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千萬不要藐視你的客戶和消費者,只有對自己的產品質量做到零缺陷,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趙志正強調,我國是禮儀之邦,一個企業怎么才能成功,實踐證明,一定要講誠信。做企業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做到了這一點,你想不成功都難。
在首屆河南酒業誠信論壇上,河南省酒業協會表彰了河南酒易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66家2019年度河南省酒類誠信經營放心企業(店),與會的放心企業(店)負責人共同登臺宣誓,承諾誠信經營,共同營造河南酒業風清氣正的誠信經營生態圈。
02
誠信怪圈,究竟是誰的錯
6月12日,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時,有一些原輔材料供應商來到協會反映,某某企業長期拖欠貨款,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多次到該企業催要貨款,至今無果,只得向行業組織求助。
熊玉亮說,像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例,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企業出現暫時的資金流動困難也是能夠理解的,但無論是供應商還是生產企業,都要互相理解,生產企業更要善待供應商,如果原料供應不上,會影響正常的釀酒生產,在一定程度上講,生產企業要千方百計地幫供應商解決最緊迫的困難,供應商也要與生產企業一起共同面對,共渡難關。
不僅是上游企業如此,廠商合作也存在著誠信缺失的問題。《華夏酒報》記者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采訪時發現,河南某知名企業在該市經營形勢持續向好,企業卻一反常態,變渠道經營為企業自營,在沒有充分掌控渠道資源的情況下,大力砍掉該市的渠道經銷商,直營業務也沒有開展起來,原本每年3000萬元左右的市場營收卻收入不到計劃的兩成。
一些經銷商告訴《華夏酒報》記者,企業看到經銷商賺錢了,不愿意把利潤給經銷商,導致市場急劇下滑。這話雖然有些偏激,但也能從中看透一些問題。鄭州市一家以經營某清香型白酒起家的大商,在當地行業協會的牽線下,經營當地某知名品牌白酒,但由于市場費用結算、廣告投入等問題,導致兩家企業訴諸公堂,結果知名企業以支付各種費用1000多萬元而告終,這家流通企業的總經理告訴記者:“想起來都是痛,今后再也不會和這家企業打交道了。”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是市場經濟,利潤最大化是每個企業的追求,經銷商也一樣,他賺不到錢,是不會經營你的產品的,讓經銷商有利可圖,這是每個酒企應具備的法則。
他告訴記者,之所以不誠信,主要是因為違法、違規成本太低,相比數百萬元的利潤,拖欠貨款,拒付市場費用,所付出的成本無法比擬。
記者在河南省酒業協會采訪時,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過去,該協會也曾在全省酒類行業中開展誠信體系認證,但很少有人愿意參加認證,結果使這項工作不得不被擱置。
03
誠信經營,體制之下沒有勝負
談到營造誠信經營生態圈,熊玉亮說,誠信經營不是某個協會、一家單位所能夠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他提出了四點建議:建議建設科學有序的誠信監管體系。建議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產品市場經營秩序;行業協會要做好行業自律工作,開展誠信行業體系建設,對一些誠信經營放心企業(店)實行動態管理、不定期抽查,違規者一律摘牌、摘帽,嚴格監管;建議做好新聞媒體監督工作。通過新聞媒體,營造誠信經營的輿論氛圍,客觀公正地反映行業信息,反映違法違規經營事實,實事求是地反映酒類市場存在的問題;建議豫酒企業先誠信做人,后誠信立業、誠信興業。生產廠家要做到產品誠信、合作誠信、經營誠信;流通企業要做到誠信交易,堅決不賣假冒偽劣產品和侵害知識產權、擦邊球、傍名牌、傍大款的產品,不弄虛作假、不倒貨、不竄貨,明碼標價、價格公開,杜絕違規、虛假促銷,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執法監督工作;建議廣大消費者積極抵制、舉報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等不法行為。消費者應從正規渠道、從放心店購買酒品,索要正規票據,如果利益受到侵害,應當及時向消費者協會、酒業協會及有關部門反映,減少損失,維護合法權益。
“豫商為什么不賣豫酒,河南人為什么不喝河南酒?品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誠信問題。”華策國際咨詢董事長馬金全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誠信是豫酒企業運營的生命線,它不僅關乎未來豫酒振興的歷史使命,更是豫酒企業的立身之本。誠信的缺失會導致上游、下游以及團隊的矛盾叢生、問題百出,會抑制豫酒行業生產力的釋放和爆發,會抑制豫商流通渠道的深入建設,會抑制豫人賣豫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會抑制調動整個河南省大商合作共創的積極性,會導致豫酒企業的推廣費用進一步加大。
馬金全說,在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現代社會中,不同“角色”對未來市場的投入、消費者培育、廠家、商家、流通等環節存在認知的分歧。構建誠信體系,從豫酒企業總體來看,廠商之間的“真空誤會或者矛盾”是存在的。這些矛盾的存在不是單一方面造成的,其中除與中間團隊對事情的主觀判斷有偏差外,在銷售體系缺乏有效的規范制度、溝通機制、信譽保障的情況下,導致了豫酒廠商之間的罅隙。
誠則立,信則興。河南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豫酒行業更應弘揚和踐行“誠信價值觀”,只有充分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豫酒誠信體系的建構中,才能形成豫酒誠信經營的自律和有效監督生態圈,才能釋放豫酒潛力,為豫酒更加出彩中原作出貢獻!
豫酒振興,誠信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