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酒的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掠地;啤酒的走進千家萬戶,反客為主;葡萄酒的時尚人群定位,域外風情不同,黃酒的發展近年來表現不溫不火,遠未達到行業與投資者的預期,這也使得黃酒行業面臨尷尬的局面。
一方面,產量持續下行的趨勢仍在繼續,另一方面銷售收入和利潤率進入低水平徘徊的怪圈;幾家規模較大的龍頭型企業早早進入資本市場,雖在當年引起片片驚鴻,但受制于行業總體發展戰略目標不夠清晰,創新與危機感不強等因素影響,未能形成整體全力,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從長期來看,投資與消費者缺乏持續關注黃酒的高漲熱情,更多的原因仍需從黃酒自身尋找原因。
作為中國獨有的酒種,黃酒有著難得的“血統”優勢。和其它酒種相比,可謂占有天時(文化)、地利(技藝)與人和(市場),但發展的阻力與癥結何在,又該如何破解?千年黃酒有哪些前景與機遇,該如何抓住?具體來說:
▲黃酒的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黃酒面臨哪些現實短板,歷史地位與當下市場地位是否匹配?
▲消費人群是否需要改變,場景與產品開發應向那個方向發展?
黃酒的行業地位居“老四”,除了外在的環境因素與消費市場局限,黃酒如今面臨的酒種競爭與生存壓力其實并不太強,也正因如此,留給黃酒的機遇與挑戰更顯難得可貴。面對行業現狀與未來期許,黃酒行業人士如何看待呢?2022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暨第28屆紹興黃酒節開幕之際,《中國酒業》就上述話題專訪多位酒業觀察家、黃酒專家學者、傳統技藝傳承人及知名企業家。
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
無論是業內業外,均認同黃酒的歷史源遠流長,黃酒是當之無愧的“國酒”(源于中國,興于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消費者也認同黃酒的健康屬性。
黃酒的當下,面臨著“消費群體老齡化”“消費區域地域化”“消費場景單一化”“品類價格廉價化”等諸多問題。
常有文化感十足的酒商感嘆,至今想不明白黃酒為何會沒落至此,其中不乏有人再次加入黃酒的銷售隊伍,但經過多次推廣無果而最終放棄。簡言之,黃酒遇到的困境,絕非酒商能夠解決,而要依賴于黃酒龍頭酒企的創新,而非固守認知內的“傳承”。要知道,黃酒自誕生至今日,不知歷經了多少變化,而今時的工藝卻常常強調“古法”。
討論黃酒的主要消費人群,不如討論黃酒的主要消費場景,如何實現新的場景突破才是黃酒從業者需要思考的課題。黃酒的推廣,不能僅限于海鮮,而是要面向更為廣闊的中餐。
袁承海
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黃酒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酒種,背后流傳著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也承載著悠久的傳統工匠文化,在與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幾千年里,已經從單純的飲用酒變成了文化酒。黃酒起源于周代,巔峰于唐代,又開始逐漸落寞,近年來黃酒文化崛起,黃酒產品被眾多消費者青睞,但仍有不少發展阻礙。
我們要重視黃酒悠久渾厚的歷史,與當代文化相結合,在其往日的光輝之上增添異彩,使其未來更加高遠。塔牌公司作為目前全國最大的純手工黃酒釀造企業、中國傳統純手工工藝紹興黃酒釀造示范基地和中國黃酒傳統釀制技藝研究中心,始終堅持傳統手工釀造工藝,對傳統紹興酒技藝和文化是一種尊重與傳承。塔牌通過立足“手工釀造,出口品質”的品牌特色,向市場宣傳“國粹”黃酒文化,同時通過品牌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將“國粹”打造成“國潮”產品,挖掘出其文化所含的商業價值,提升黃酒的市場地位。未來,我們黃酒企業要與中國黃酒深度捆綁,要積極推進改革、深耕渠道、搭建品牌、推動黃酒破圈,走出江浙滬、打開消費圈,讓黃酒重新成為中國國酒。
胡普信
黃酒專家、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黃酒學院院長
黃酒的優勢在于三點:首先是眾所周知的“中國釀造”,幾千年來沒有中斷過;其次是黃酒是發酵酒,并且是純糧釀造的發酵酒,這也就決定了它的度數不高,適合現代消費者的日常飲用;第三點是它的營養保健功能豐富,這一點既是優勢,但也成為今天行業宣傳推廣的短板之一,往往被忽視——“我們的宣傳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夠聚焦”。富含多肽物質、氨基丁酸(CABA)、某項多酚物質等的確都是黃酒的優勢,但沒有像葡萄酒一樣緊抓白藜蘆醇這一核心健康競爭力不放,而是今天說這個,明天說那個,反而分散了優勢,沒有做到點子上,讓消費者認識、了解和記住黃酒真正的價值。
黃酒當下面臨的現實問題還在于其本身口感與消費者需求尚存在較大的差距,“好喝才是硬道理”,口感的愉悅性、適口性、爽口性的提升,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這一點應該向白酒“柔化”學習。“不好喝,哪怕營養價值再高,文化底蘊再深,也不會有人買賬”。口感沒有得到足夠提升的困擾,令行業多年來始終徘徊不前。黃酒在這方面不應抱殘守缺,太尊重傳統,而沒有去真正理解傳統的精髓。
焦紅濤
中國融通旅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業務經理
黃酒的飲用場景,還是個地域文化,主要是地域場景。黃酒廠家應更多接觸消費者,了解他們為什么喜歡喝黃酒,究竟是配菜,還是習慣、場景的原因?努力去復制這些元素。
黃酒現在必須要年輕化,目前這一點沒做好。雖然黃酒有一些小的新品牌,在一些大城市都鋪了貨,做了一些年輕化的改變,但現在整體推廣力度不夠。我認為黃酒的機會是非常大的。“少喝點,喝健康”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會降低酒精的攝入,而黃酒度數相對較低,口感也不錯,符合這樣的趨勢和要求,因此未來可期。
白酒近年來興起的“醬香熱”有些經驗可以借鑒。黃酒廠家是否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去推動經銷商或意見領袖,把渠道與特定群體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也許是個值得試試的辦法。
陳豪鋒
浙江義烏紅曲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黃酒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喚醒黃酒,打造中國黃酒國酒地位,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保證、質量標準保證、健康需求保證的優質黃酒產品。通過引導健康消費,提高烹飪黃酒、飲用黃酒、中藥泡制黃酒、秘制膏方專用黃酒、養生酵醋釀制專用黃酒等的品質水平。
目前黃酒行業的標準仍較低,缺少創新,更沒有緊密結合消費需求,黃酒產品開發與標準制訂應該緊緊圍繞“好喝,更健康”的原則開展。作為“義烏紅曲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長期以來我關注并親身能與了《釀造紅曲》、《紅曲酒》等黃酒標準的制訂,是國家輕工行業《釀造紅曲》、《紅曲酒》標準組織起草人,在這方面深有體會。
義烏紅曲酒作為黃酒的重要組成部分,釀造工藝源遠流長,是無數先人在長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積累形成的,其特色在于區別于傳統黃酒的麥曲,采用紅曲+麥曲的獨特工藝,保健功能更加突出。未來黃酒的產品創新中,義烏紅曲酒符合“藥食同源”的發展趨勢,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厲丙良
浙江紅石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黃酒的產品在升級,但區域銷量在下降,群體在減少,在酒水消費中,進一步被邊緣化,成為非主流產品;消費者認知中,冬季喝點黃酒,上年紀的人喝黃酒或是家里做菜的料酒,進一步阻礙了消費者迭代。
在新消費群體崛起的當下,黃酒的心智定位偏向于老年化和低端化,目前面臨三大限制:一是消費的季節性太明顯,主要是冬季的三四個月;二是區域性限制,主要銷售和消費區域在江浙滬為主;三是消費群體受限,主要消費群體年齡在35歲以上。
劣勢主要體現在:一、包裝上,過于傳統古板,且沒有形成統一的黃酒特殊風格代表的包裝(如洋酒、葡萄酒、清酒等,光看瓶子,就能識別酒種);二是口感偏重;三是后勁不小。
黃酒當下面臨的現實問題,除了前述的三大限制,還包括:價位偏低;頭部品牌和頭部產品沒有明顯露出,行業引領不夠;品質參差不齊,從低價的散裝,到幾百塊的年份酒,都是黃酒(建議黃酒嚴格實行如法國葡萄酒和蘇格蘭威士忌一般,用立法形式將產區、等級劃定,形成消費者對黃酒的真正認知,也能使高端黃酒進一步發展)。
國內主要黃酒廠家近幾年,在核心銷售區域的銷量也在下滑,這說明,黃酒消費在萎縮,存量市場在下降;新區域和新消費群體的開發,如何做好增量市場,是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黃酒的主要消費人群需要改變,消費者現在對黃酒的定位是模糊的。新消費和國潮文化,沒有與黃酒發生關系,我們黃酒行業的使命是要把黃酒做成如法國的葡萄酒、德國的啤酒、日本的清酒和蘇格蘭的威士忌一樣,形成“中國的酒”。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行業和標準工作,要在雜亂的產品中,去偽存真,讓消費者能識別,什么才是代表中國黃酒的酒?二是消費場景進一步清晰,吃中餐喝黃酒,具體中餐怎么界定描述,大家可共同探討(如日式料理喝清酒;韓式料理喝燒酒;酒與場景的關聯度進一步提高,看到就能想到)。三是產品開發上,還是要把傳統黃酒,進一步提升品質,在原料品種、原料產地、原料處理,釀造工藝和后續陳化等,進一步把品質和故事做好,大型的酒廠,一定要把傳統黃酒做好,把其他黃酒產品讓給二三線的酒廠去做;行業要把所有花式黃酒,從黃酒中區別出來(花式黃酒不能叫黃酒,劃歸露酒范疇);當然可以開發一些花式黃酒,如青梅黃酒等,但群體有限,嘗試性消費為主,作為品類教育可嘗試,沒有量,非主流,不要為迎合新消費,而去做。四是類似于紅曲酒的純米釀,可能會有前景,口感清爽,顏色靚麗,與年輕消費者的契合度較高,但品類過小,板塊力量過弱,在新消費和新零售的當下是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