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即將到來,本刊8月號刊出“抗戰·酒”紀念專題,中國酒業雜志微信公眾號即日起建立“抗戰”專題,共同紀念抗戰70周年。
流火七月,我們迎來了盧溝橋抗戰紀念的日子,今年的7.7與以往不同,除了抗戰的爆發引人思考,更像是為即將到來的勝利日閱兵埋下伏筆。從7.7到9.3,65天,卻讓70年前的國人等待了整整8年。
幾天前,身在四川瀘州的同事欣喜地告訴我,那里的高梁紅了,瀘州老窖的人們正在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也在企盼著“九月九釀新酒”――這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似乎沒有什么不尋常,而在作家莫言的著名作品《紅高梁》中,打鬼子的山東好漢們也正是在高梁紅了的時節,奮不顧身,以濃濃的烈酒作為武器撲向敵人,撲向那些打破生活的寧靜,殘忍無比的侵略者。
勝利日,在70年前的瀘州意義非凡。身處后方的酒城瀘州,在抗戰期間飽受日軍飛機的轟炸,9月3日,那一天注定是歡笑的海洋。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酒一直是重要的精神載體。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酒文化現象。在西方的史料與文學作品中,很少能見到描述戰爭開始前,參戰者飲酒鼓舞士氣――在西方觀念中,酒是一種和平狀態下,體現生活安逸與交流功能的東西,在西方軍事歷史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而在中國,史料與文學作品中無數的出征場面描述都離不開壯行的烈酒,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從古至今,將士們陣前之酒,已經是一種軍事與文化,甚至社會現象。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酒水,而是一種鼓舞士氣,大義凜然、慷慨赴死,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然。也正是擁有了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戰場上涌現的民族英雄們才能贏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70年前,在抗戰殺敵,保家衛國的硝煙炮火中,酒是戰壕里人們的精神食糧,寄托著人們戰勝的勇氣與決心,鼓舞著我們奮勇殺敵;酒也是抗戰中亟需的戰略物資,鋼鐵動脈中的血液與力量。多少釀酒人用自己手中的一技之長,為國家生產酒精,解決了當年物資匱乏的能源之急。
酒的功能到底是什么?酒與社會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陣前酒帶給酒文化研究者哪些啟示與思考?酒在今天的社會中的正能量在哪里?當我們翻開塵封的歷史,制作這期酒與抗戰相關的專題時,發現了很多被埋沒的抗戰酒故事,而串起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正是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無論是生產酒精、還是拒絕與侵略者合作,亦或是用稅收支持前線的抗戰,70年前的釀酒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組成了一幅救國圖存的集體畫卷。
酒行業應該如何迎接這個即將到來的“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呢?筆者近期向幾家大型酒企進行了了解,發現不少企業對此表示“沒有想法”,甚至一些有抗戰故事的企業也不知所云。當然,筆者相信,隨著這一特殊的紀念日日益臨近的時候,不少酒類商家也會在網上就“抗戰”熱詞“臨時抱佛腳”展開營銷攻勢,段子手們也會在那幾天特殊的日子里推出應景之作,但總感覺這種人云亦云、生拉硬拽的舉措缺少品牌自己的靈魂積淀。
70年后的今天,抗戰時期的酒行業發展仍對我們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不久前,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宣告成立,中國酒業終于以群體的良好形象展現在全社會面前,聯盟的成立也更充分的體現出包括激發民族斗志在內的“酒與社會關系”的重要性。幫助消費者建立對酒類產品的正確觀念是否可以從當下的紀念抗戰開始呢?
酒帶給我們的除了歡娛,還有奮斗的激情。認真研究70年前的血色抗戰中的民族酒業,也許是酒文化、酒與社會關系的一次具體實踐,是扭轉酒行業形象的一個大好機遇。我們期待著70年前的光榮歲月,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思想突破。(本文選自《中國酒業》雜志2015年第08期)
李澎,《中國酒業》雜志副總編,資深酒業媒體人。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副主任,從事酒業快銷、IT電商、自動識別等眾多專業媒體新聞報導及出版工作多年,曾主持編寫《中國酒業課題研究匯編》(2011-2012)、《2013中國酒業研究報告》、《中國酒業發展現狀白皮書》(2013-2014)等行業出版物。
免責聲明:本公眾平臺轉載自其它媒體或個人的文章,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我們將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來源和原創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認為本公眾平臺某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敬請在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