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武松來到景陽岡,一口氣喝了十五碗酒,還可以把一只老虎打死。在看古裝影視劇時,劇中的人喝酒都是用大碗甚至壇子喝,輕則喝幾碗,動輒就是四五壇,古人的酒量很好嗎?當然不是,主要原因是古代的酒和現在的酒度數不同,那么,古代的酒都是多少度的呢?接下來就詳細分析下:
先來看看我國的酒文化,酒文化在我國也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有人說,酒文化起始于夏禹,有人說起始于周。最早的釀酒方法是釀造酒和發酵酒,釀造出的酒有很多種類,釀酒的原料也可以隨便選擇,這些釀造出的酒的共同特點就是,度數不高。
這是為何呢?主要還是技術問題,在當時沒有出現蒸餾法,在沒有蒸餾條件下的自然發酵酒,酵母菌在酒精濃度達到20%后,就不會再繼續發酵,這時釀造出的酒度數大約是在0度至18度之間。所以,當時釀造出的酒度數很低,喝起來就像喝白水一樣,古人平時有空和朋友能喝幾壇自然不會像現在這樣醉醺醺的。
到了宋朝,逐漸有蒸餾法出現,酒的度數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們可以看出,宋朝以后的小說中,都沒有《水滸傳》描述的大口喝酒的場景。蒸餾酒出現后,酒的度數提高了許多,古人會在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煮酒,小喝幾杯暖暖身子。在蒸餾酒出現之前,酒的度數不夠,喝一點酒根本不會出現醉酒的感覺,所以人們為了痛快就要喝很多酒,才能出現一點醉酒的感覺。
現在釀酒的技術成熟了,所以,現在的酒動輒就是五十度左右,以前的酒度數就在十度左右,跟現在的啤酒差不多,由此可見,度數相差很大,而且質量差別也很大。從古代的古詩文“一杯濁酒”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酒沒有現在的酒清澈,里面應該有很多食物殘渣。古代的酒大多是用高粱發酵釀成的,高粱發酵會留下很多殘渣不能清理,喝起來口感也沒有現在的酒順滑。現在的酒種類也很多,葡萄酒這種帶有甜味的酒讓許多人喜歡喝一點,古代的酒度數提升后,逐漸有了烈酒,喝起來非常辛辣,口感很不好。
所以,總的來說,古代人不是酒量好,主要是因為古代釀酒技術沒有現在的水平,釀造出的酒只有十度左右,就與啤酒的度數差不多,所以喝起來不痛快,度數不夠就只能用量湊,就只能幾壇幾壇的喝。古代出現蒸餾酒后不是也不能多喝了,所以古人的酒量和我們是一樣的。假如武松是喝了現在的酒,可能就站不起來了,又怎么可能去打老虎呢!最后,各位要注意,適度飲酒可以,大量飲酒傷身,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是要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