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一千年前的宋代,隨著西域的蒸餾器傳入我國,這一事件便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直接催生了以后舉世聞名的中國白酒。
從對發酵溫度曲線進行總結,到對釀酒微生物的持續研究;從不斷提高蒸餾技術,到對白酒生產機械化所做的大量探索......正如國臺酒業技術總監盧君在接受數據觀采訪時所說:“酒是一種物化的精神產品”,如今,白酒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只是文化與情結的傳承,同樣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而整個白酒行業對于技術不斷探索的背后,體現的正是人們對這種“精神產品”的風味及其質量的不懈追求。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一杯讓食客們在餐桌上贊不絕口的白酒,其背后也許正是品酒師根據其經驗不斷品鑒出來的結果,而現在,這種經驗正在被數據化,并且基于這種數據模型而誕生的智能品酒系統,正在逐漸成為白酒行業質量管控方面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經驗數據化下的科學控制
1999年,天士力控股集團在茅臺鎮收購一家老字號酒廠的基礎上,歷經近20年將國臺打造成為現代化大型醬香白酒企業。在多年的生產活動中,傳統的白酒質量控制方法逐漸暴露了它的弊病。
盧君向數據觀記者介紹道,“傳統的品評方法主要依靠品酒師的個人經驗,而這不免存在著主觀性強、重復性差的問題。”一方面,品酒師對基酒的品評很容易受到品酒的環境、情緒、體力以及個人健康程度的影響,從而影響品評結論的客觀性;同時另一方面,品酒師這個職業的特殊屬性也決定了他們必須依靠自身的嗅覺、味覺進行品評,而長時間的工作勢必會讓其感官器官陷入疲勞。根據測算,在保證高效率、高準確率的前提下,一位品酒師的累計工作時長每天不宜超過四個小時。
為了解決非客觀和低效率的問題,自2006年開始,國臺科研隊伍創造性地將紅外光譜技術與白酒質量控制結合在了一起,嘗試通過科技的手段將傳統的經驗轉化為大數據模型,再利用大數據模型去完成品酒工作,兼具客觀與高效的智能品酒系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從2006年發現紅外光譜技術可以與白酒質量控制產生關聯,到2018年數據模型趨于成熟并正式運行,盧君解釋道,基于數據模型研發的智能品酒系統通過“色、香、味、格”四個維度對基酒樣品進行品評,三分鐘之內就能得到包括口感、香型、等級及輪次在內的各項指標得分,如醬香白酒的干凈度、 醇厚度、辛辣感等,大大提高了白酒生產的產品質量控制水平。
“未來30年數據將成為生產資料,計算會是生產力”,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兩年前所說的話,其被驗證程度已不言自明,而用來說明數據在智能品酒系統的研發及運作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再合適不過。
盧君告訴數據觀記者,經過三年多的測試加運行,國臺智能品酒系統目前已累計驗證近5000份基酒樣本,其正確率目前可達85%以上,品酒能力至少達到國家二級品酒師的水平。作為大數據應用的最直接體現,相信在樣本結果不斷地疊加、數據模型不斷地更新下,智能品酒系統的驗證精準度將會越來越高。
大數據與傳統酒業融合前景可期
智能品酒系統的誕生及應用,實現了人工品酒與智能品酒的結合,使古老的釀酒工藝從僅憑經驗控制,上升到數字化、標準化的科學控制,那么在未來,品酒師是否會被品酒機器人代替?
在盧君看來,優秀的品酒師是一個酒類企業最大的財富,研發智能品酒系統的初衷是想把他們多年來積累的經驗轉化成數據及模型,使其在發揮輔助作用的過程中改變品酒師的工作模式。但他也表示:“當前智能化與大數據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智能品酒系統的結果越來越準確,這一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品酒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雖然智能品酒系統在效率、準確度和成本上都優于人類,但人類在嗅覺、味覺、觸覺上的主觀反應,酒在色、香、味層面在人的大腦里所形成的感官意識都是機器與數據無法在短時間內分析實現的。而一旦有一天人類對技術的運用達到這種層面,這無疑將會是一個深刻而又富含哲學的命題。
然而不管取代與否,任何一種觀點持有方都不能否認的是,白酒生產機械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是行業的必然走向。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就曾表示,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以及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能源消耗愈來愈嚴重,生產環境要求更加嚴格等等,改變中國傳統白酒生產方式已經迫在眉睫。
與這種理論相呼應的是,全國人大代表、滿幫集團聯席總裁、貨車幫CEO羅鵬也在近期的兩會采訪期間表示,對于大數據產業的運用,主要在于真正做到實現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成為大數據的融入者和參與者。
也許正因為對這一潮流頗具前瞻性的意識以及對大數據技術的充分運用,盧君表達了他對智能品酒系統的信心,他認為以此為契機,“白酒行業質量控制技術方面將會發生跨越式提升”,他還表示,未來,智能品酒系統還將通過快速定量功能的實現,提高酒企的質量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