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記者 張瑜宸 華夏酒報 今天
點擊圖片報名秋季糖酒會主題論
10月15日,以“聚慧創優、匠造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十屆中國秦皇島(昌黎)國際葡萄酒節盛大開幕。作為昌黎產區下的小產區,碣石山產區因歷史悠久,發展勢頭昂揚,被中國酒業協會正式授予“中國葡萄酒小產區”稱號。這也是繼新疆瑪納斯、煙臺蓬萊之后,國內第三個獲得該認證的產區。
隨著消費者對葡萄酒產區認知逐漸清晰,個性化和多樣性的“小產區”概念正在覺醒。如何在優質大產區下,發展及培育一批葡萄酒小產區正在引起我國行業協會、產區、企業和消費者的重視。
葡萄酒“小產區”引發關注
早在2015年,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以及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葡酒業)就開始致力于新疆瑪納斯葡萄酒小產區的風土研究與推廣。為此,三方合作建成了“新疆瑪納斯葡萄酒產區風土與識別技術聯合研究基地”。
中葡酒業副董事長、總經理蘇斌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每一瓶卓越的葡萄酒,無一不反映出產區的風土與特色,以及釀造背后的技藝與文化相結合。尊重風土條件,按照葡萄品種特性對產區進行更多的細分,才能充分體現葡萄酒的個性。
“葡萄酒小產區的認證,對提煉產區葡萄酒風格特色,促進品種和酒種區域化,形成中國葡萄酒分級體系,完善葡萄酒市場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中國酒業協會已于2018年啟動中國葡萄酒小產區認證,主要是在國內有一定規模的葡萄酒產區內,根據其區域內不同地塊各自的氣候、土壤情況,進行分類并劃分的更小面積或規模的產區。
葡萄酒節上,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度探討,建議碣石山借助小產區認證的優勢,對地塊進行更加精細的劃分,進一步加強葡萄園科學規范化、標準化管理,調整工藝技術,并培育出獨特品種、產品風格,更具個性化的產品。在增強產區及企業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下,緊跟市場發展轉變國產酒的銷售和推廣理念,更好地走出去并引進來。
的確,在葡萄酒消費升級、競爭日益激烈下,如何避免同質化,走品質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小產區”發展已成為破局之道。
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葡萄酒事業部總監劉珊珊表示,小產區概念一旦打通,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會形成一定認知流派,這個是大產區無法實現的。首先,小產區因為地域面積相近且范圍小,更容易講好地域文化、葡萄種植文化以及品牌文化。并能準確梳理產區發展的著力點,精準市場定位,形成合力進行推廣。其次,受舊世界葡萄酒生產國文化影響,不少消費者認知里有產區越小越精致的概念。按照分級體系,小產區意味著產量控制,產品稀缺,品質更高,價格更貴。
未來任重而道遠
盡管小產區發展呈現出向好的趨勢,但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事葡萄酒教育與推廣的梁堯毓表示,做小產區,目的是想要做精品酒、走高端化路線。那首先酒的品質要做到精益求精,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產區內的頭部企業要在品質發展、文化推廣上做好引領和支撐。
其次,小產區所在的大產區要先讓消費者熟知。像法國的波爾多,很多消費者因為先了解到優質的大區級波爾多,然后慢慢開始嘗試細分下的小產區葡萄酒。所以酒的價格不能讓市場完全不能接受。比如煙臺產區,瓏岱因為品質、品牌溢價等因素售價可以高達2500元/瓶,但同一大產區的價格應該是多元化的,高中低檔都有。通過中低端酒吸引消費者,打開消費市場。再通過小產區,中高端價位的精品酒鎖住消費者。
目前,不少專家學者、科研院所正在研究各個小產區之間的風土條件差異,特定自然環境、小氣候和特定的葡萄品種以及釀造工藝,都使不同小產區之間的葡萄酒風格更加鮮明。然而,產區的劃分和認證一直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
劉珊珊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國外葡萄酒是在評級制度上對產區有嚴格規定的,比如法國的葡萄酒分級體系,從大區級、村莊級到酒莊、甚至地塊。都有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來種植和釀造,并最后在酒標上做出相應得標識。因此,一瓶進口酒,從酒標上就能先判斷出酒的優劣和價格的高低。“國內如果打算出臺評級制度,那小產區的認證價值無疑將更有意義。”劉珊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