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全國各地都開始建廠釀造啤酒,一時間啤酒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幾乎每個省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廠和啤酒品牌。
武漢東西湖行吟閣啤酒
然而來到今天,這些本土品牌啤酒幾乎都被收購兼并。只剩下青島啤酒、哈爾濱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等這些品牌了,還有就是進口的喜力、百威、嘉士伯等。雖然產量都很大,但為了適應大規模的銷售,消費者似乎只有一種選擇:“工業淡啤”。
近些年出了一種純生啤酒的種類,口感確實改善不少。但是,它依然不像一款啤酒該有的風味。
市場上常見的啤酒,為了運輸、存儲、銷售的便捷性,都做了各種的滅活和過濾。就是把微生物干掉,把啤酒里的豐富的風味營養物質過濾掉。這樣啤酒就不會在運輸、倉儲和銷售過程中繼續發酵或腐敗變質。最簡單的滅活方法就是高溫或巴氏滅菌法,這樣啤酒的味道會變得不好。再過濾,一些很好的風味營養物質也被干掉了。為了節省成本,玉米、大米也都加到啤酒原料表,就為了,更廉價的原料、更快地發酵,更高的產酒率。
于是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的啤酒就是這種锃光瓦亮、晶瑩剔透的啤酒。
那么最本源的啤酒是啥樣的呢?
1516年巴伐利亞公爵、威廉四世頒布了巴伐利亞純凈法(Bavarina Reinheitsgebot),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516年啤酒純凈法》。規定了啤酒的釀造原料只能是:大麥、水和啤酒花。
巴伐利亞公爵、威廉四世
1857年,法國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發現發酵的細菌理論后,酵母被列入名單。
1871年巴伐利亞州堅持把Reinheitsgebot作為德國統一的一個條件加入到德國規約書中。不過這項法律直到1906年才在整個德國得到一致的實施,德國對純凈啤酒法做了改進:分為拉格和艾爾(ale and lager)的單獨規則:
下層發酵啤酒(拉格 lager):只能使用大麥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
上層發酵啤酒(艾爾ale ):可以包括大麥麥芽、啤酒花、水、酵母、蔗糖、甜菜糖或其他糖、改性淀粉和衍生自任何上述糖類的著色劑。
在近些年歐盟建立統一市場時,招到歐盟法庭廢除了這條法律。德國人肯定不接受,繼續在德國國內市場執行他們的《純凈法》。別的國家沒按《純凈法》釀制的啤酒,在德國并不好賣。歐盟最后在1996年規定按《純凈法》釀制的德國啤酒,屬于“傳統食品”,這“傳統食品”歐洲僅有15樣,德國僅有啤酒入選。
雖然最原本的啤酒,已經不太入流,但我們還是能探求啤酒的真諦,就是:麥芽的風味。
精釀啤酒的產生
為了探求啤酒的真諦,國內啤酒圈里很多人開始做起了:精釀啤酒。
精釀啤酒Craft Beer,什么是精釀啤酒?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國外,定義各種各樣。精釀啤酒的產生是和大資本、大企業在搶生意,是在夾縫中求生。所以,想要得到官方一個正式的定義和認可是不容易的。畢竟人家是“主流相聲演員”。
關于精釀啤酒的定義,最知名的就是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對精釀酒廠的定義為:小型,獨立和傳統。小型,大家都可以理解。獨立,則是其產權不能為其它非精釀酒廠的酒類企業控制。傳統呢,主要產品中不添加麥芽以外的谷物,即使需要添加也是以提高風味為前提。不是以提高產量為目的。大概意思可以理解為:自主的小批量精細釀造。
很多人認為精釀啤酒必須使用傳統方法和原料進行釀造。我覺得也不是。 精釀啤酒在于“精釀”,至于傳統或不傳統,至于添加不添加,不是重點,精釀啤酒就是需要小眾化和多元化,只要你有品質和個性就好了。
這些精釀啤酒都是小范圍、短時間銷售的。所以減少了滅活與過濾工序,更多的風味物質,讓你感受最真實的、更豐滿的啤酒。
消費也在不斷升級,小眾的多元化需求在不斷增加,精釀啤酒也給我們提供了不一樣的啤酒,讓我們的啤酒豐富多彩。啤酒的世界早就不再是清一色的綠棒子。
以上內容均為本人收集相關資料總結的個人觀點,并不一定與真實情況對等,僅供酒友之間探討。本號已經申請“原創保護”,轉發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