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拿地一事,已被傳得沸沸揚揚,說法更是不一。
我們說,此事之所以被盛傳,無非就是少林寺本為“清靜”之地,釋永信又只不過一個和尚,又為何做起“食人間煙火”的生意來了呢?
在此,我們只想說,自古到今,在國內,無論是寺院,還是其他一些宗教場所,他們與“財富”的距離其實一直都不是很遠。
比如,在過去,他們往往與地方財主,甚至與皇室來往密切。
或者,反過來說,他們從事各種宗教活動的背后,往往都是靠著地方財主甚至皇室的財富支持。即便是“化緣”,他們“化”到的財富也主要來源于這些財富之家。
當然,無法與這些人來往的寺院,在過去,又只能做窮和尚和住窮廟了。
所以說,在當下,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靠著經商,來自己給自己“化緣”,從此讓少林寺背后有了一個強大的財富支撐。若僅從這一點上來講,他拿地一事,應該也就算不上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了。
那么,問題來了,少林寺方丈拿地背后,還能讓我們找出那些答案呢?
一、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釋永信全面掌管少林寺以來,也從此開始了他的全面商業化操作,比如依托少林寺的名氣和文化資源等實現商業轉化,開發少林醫藥、舉辦女性文化周、組織世界小姐參觀少林寺,以及推動少林武僧世界巡演等等。
以此在增加少林寺收入,大大提升少林文化在國際影響力的同時,更是把少林文化甚至中國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讓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渠道和平臺。
所以說,把無形資源,變成更多有形的資產,這或許也是給出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一。
二、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商業化時代。
或者說,商業化的觸角已經伸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少林寺和其他宗教團體一樣,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于這個商業化大潮之外。只要守住底線,與此俱進,這才是一切社會個體或團體所面對的真實現實。
積極融入到時代發展中來,主動成為推動時代發展的力量。這或許又是給出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