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香型曲酒以董酒為代表。董酒因產于貴州省遵義市北郊的董公寺而得名。
一、董酒的生產工藝及成品酒特點
1、生產工藝獨特
(1)國家名酒幾乎都采用大曲釀造工藝,而董酒釀造是大曲、小曲混用,擴大了微生物的類群,利用大曲、小曲的優點,使出酒與增香互補。
(2)董酒的大曲.小曲均采用傳統方法生產,共加130余味中草藥,為董酒提供舒適的藥香,并利用中草藥對制曲制酒微生物起促進或抑制作用。
(3)特制窖泥窖泥用石灰、 白泥、洋桃藤泡汁拌和而成,偏堿性,適于細菌繁殖。
(4)工藝過程獨特以整 粒糯高粱為原料。先采用小曲酒釀制法取得小曲酒酶,大曲制香酷,蒸酒時在甑的下層裝小曲酒醅,上層裝香酶, 進行串蒸。
(5)小曲酒醅發酵只有7天左右,而大曲、大窖制香醅,發酵期是10個月以上。
2、成品酒特點
(1)風味特點兼有小曲酒和大曲酒的風格。使大曲酒的濃郁芬芳和小曲酒醇和綿甜的特點融為一體;大曲與小曲中均配有品種繁多的中藥材,使成品酒有令人愉悅的藥香;除藥香外,董酒的香氣主要來自香醅,使董酒具有持久的窖底香,回味中略帶爽口的微酸味。
(2)成分特點
近年來, 有人將曲中所用藥材的呈香分為濃郁、清雅、舒適及淡雅4種藥香,并對董酒香氣成分的含量做了研究,其結果可歸納為具有“四高兩低"的特點。四高:一為高級醇含量較高,主要指正丙醇和仲丁醇;二是總酸含量高,為其他名白酒總酸含量的2-3倍,尤以丁酸含量高,為其主要特征;三是丁酸乙酯含量高,為其他名白酒的3~5倍;四是醇酯比大于1。
兩低:一是乳酸乙酯含量低,為其他名白酒的1/3-1/2;二是酯酸比小于1,其他名白酒都大于1。
二、董酒的釀造工藝
1、小曲酒醅的制作
(1)高溫蒸煮取整粒高粱 375千克,用90攝氏度熱水浸泡8小時。基本瀝干后,人甑蒸煮,待圓汽后干蒸40分鐘。再用5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燜糧,繼續加溫至95攝氏度左右,糯高粱燜5~10分鐘,粳高粱燜30 ~ 60分鐘。放水后用大汽蒸煮,待圓汽后再蒸2小時。最后,打開甑蓋沖陽水,蒸煮20分鐘。
(2)培菌、糖化
先在培菌箱底鋪一層2-3厘米厚的配槽,再在上面撒一層稻殼,然后用揚楂機將預先攤晾的熟高粱打入箱內,并鼓風吹冷至加曲溫度(夏天約為35攝氏度,冬天為40攝氏度左右)。添加小曲量為高梁的0.4% -0.5%, 分2次加入。每次加曲后用耙拌勻,不要翻動底層的配糟。然后把物料攤平,在周邊用木锨插成- ~ 條寬約18攝氏度m的溝,在溝內填滿熱配糟,以保溫。培菌起始溫度夏天為28攝氏度左右,冬天約為34攝氏度。糯高粱培菌時間為26小時左右,粳高粱約需32小時。出箱時,糯高梁品溫以不超過40攝氏度、粳高粱不超過429攝氏度為宜。
專欄傳統白酒全套釀造技術作者:王杰釀酒99.9幣49人已購查看(3)入窖發酵
將上述培養好的秕子加入900千克配糟,即高粱:配槽=1:24。加糟后迅速翻勻,夏天吹冷至品溫越低越好,冬天為28 ~30攝氏度,此時即可入窖。入窖后,每窖加熱水120千克,夏天水溫為45攝氏度左右,冬天約為65攝氏度。然后踩緊表面及周邊,再用塑料薄膜或泥封窖后發酵6-7天即可。期間最高品溫不超過40攝氏度。
3、香酪制備(下大窖)
(1)下窖
篦子下窖前,先將窖打掃干凈,并鏟除窖璧的青霉等雜菌,稱清窖。取隔天蒸酒后的小曲酒糟750千克、大曲酒糟350千克、大窖發酵好后未蒸酒的香醅350千克,加麥曲粉75千克,拌勻后即可下窖。尚有小曲酒糟:大曲酒糟:香醅=4:4:2或5:3:2,加曲量為上述加量的50%等的配方。
(2)發酵
夏天下窖后,當天將秕杷平、踩緊;冬天則先將秕在晾堂或窖內堆積培菌1天,第2天再將入窖后的秕杷平、踩緊。以后,每2~3天潑1次酒,每窖大約共潑60% vol小曲酒550千克。一個大窖需12-14天才能下滿,下批量為15000 - 20000千克。魯下滿后,用拌有黃泥的稀煤封窖。發酵6~10個月結束。
(3)串香蒸酒
取上述小曲酒醅350千克, 拌人5千克左右稻殼后裝甑。再以稻殼相隔,將香醅裝于上層。香醅也可視其干濕狀況加入適量程殼。蒸酒時要截頭去尾,如酒頭麻苦味重,應摘除1.5-2. 5千克。取中流部分作為原酒。
(4)貯存
原酒經品嘗分級后入庫貯存。每罐酒均掛有卡片。貯存半年以上再勾兌、包裝后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