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彝族酒文化深遠流長,每個民族的酒文化都伴隨著釀酒文化,不同時期亦有不同展現。彝族地區好客善飲的酒文化一直深入人心,不但有酒的發明、酒的傳說和酒的故事,還有不同時期釀造酒工藝的不斷改進與更新。
彝族人釀酒類別
彝族善于飲酒,彝族釀酒文化淵源流長,根據《彝族先民的豐碑》記載,早在周朝時期,彝族就已經發明了雙邊發酵工藝,釀造出了甜酒,后期的白酒也是在甜酒的基礎上蒸餾形成的。
公元前135年,西南夷中夜郎國逐漸勢力強盛,雄踞一方,漢武帝派唐蒙東征,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品嘗到了來自蜀地的“枸醬”,詢問得知來自牂牁江一帶。此地即為彝族先民聚居之所,枸醬即是彝族先民所釀制的發酵酒。
彝族傳統的釀酒分為三大類:甜酒、白酒和泡水酒。
甜酒
甜酒通常以蕎麥、糯米、大米、玉米、紅薯、蕎麥等釀制,先將原料與泉水浸泡、煮熟,煮熟之后攤開在竹席上,自然晾涼。涼透之后撒上酒曲,淋入少量涼開水,攪拌均勻裝入罐中。酒罐中提前放置一層竹編濾器,可以有效使酒液分離。將罐子放在溫度恒定的空間內,一至二天后開罐,即是甜白酒,甜白酒度數較低,大約20度左右。酒色渾濁,飲用起來香甜微醺。
白酒
白酒是在甜白酒發酵的基礎上進行的,裝入罐中的酒飯持續存放7天以上,酒曲中的酵母菌促使酒飯酵化完成。此時的白酒可以直接取出飲用,也可以進行窖藏繼續醇化,時間越長,酒液中的醇類物質融合得更好,口感和風味大大提升。
泡水酒
彝語泡水酒叫執衣,是彝族人獻給客人的禮物,原料有玉米、蕎麥和曲三類。泡水酒工序繁雜,分為選料、炒料、磨粉、拌勻、蒸料、拌曲、放碳、包裹、觀察、裝桶、開桶、泡水、取酒、祭祀、飲用。選好的原料一般為玉米、高粱、大米等,炒熟是為了脫水;炒熟之后磨碎是為了完全發酵,磨碎的粉拌上苦蕎殼,蒸熟之后再放曲進行拌勻;拌勻后帶曲的半成品需要放入燒紅的碳火和干辣椒,提升香味;再用布將其包裹,放入保溫的干草或密室中進行發酵,發酵成功后將酒糟倒入木桶密封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成功即可取出進行飲用。
水酒發酵成功,直接取出一部分灑在火塘敬奉酒神,再取出一點給家中母親(女性)或其他長輩品嘗,代表對釀酒者的尊重。然后才是正式取出桶中原料,平分四等分,在原料上放置干草,提取清水倒至桶的一半處,充分浸泡之后再倒入清水至滿。另取一根竹筒,一邊削尖插入桶中,另一端流出酒用盆或桶承接。飲酒之前,要從接滿酒的器皿中舀出一小碗倒入桶中,表示對酒神或自然的敬重。如果是節慶或祭祀典禮上所取的酒,就要舀一碗放在祭祀主位以表尊崇。
彝族先民幾千年前于深林中發現野果被發酵之后獲得的甘甜,在漫長的歲月中與谷物們一同探索和尋找最美味的釀造方式,傳承彝族人的釀酒技術,將其發揚光大,才形成今日獨具特色的彝族美酒。甜酒是彝族釀酒的雛形階段,也是人類飲酒釀酒初期階段的發酵飲品。彝族的“咂酒”是另一種形式上的特色酒,用甜酒加上蒸餾后的尾酒,配制一定的蜂蜜,調制好后封存,來年開缸飲用。
彝族人飲酒儀式感
彝族人喜歡飲酒,有著濃厚的酒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和重要節日中都離不開酒。以酒待客是彝族人的招牌,也是彝族人熱情的表達。“漢人貴在茶,彝人貴在酒。”婚喪嫁娶,探親訪友,結盟和解,祭祀天地,祈福祝禱都有酒的存在。彝族人飲酒不僅有酒,還有古老的儀式感存在。
獻哲布
彝族高規格的酒禮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如獻哲布儀式,又稱群碗酒。主人家會派一名敬酒者,先將八碗白酒,一碗泡水酒和一碗水平放在一張鋪了白布的木盤(哲體)上。如果主人家是彝族曲涅普系,敬酒者需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哲布,將酒面對上位貴賓。貴賓享用哲布的規矩是,先用水漱口,再將哲體上的酒一一喝完;如果一個人喝不完,可以轉給身邊人一起飲用,如果一個人能夠喝完,會得到在場所有人的稱贊,意為海量。貴賓喝完酒之后,按照高規格的款待需要回應主人家禮物,一般是現金或銀子,放在哲體上即可。
轉轉酒
“轉轉酒”是彝族人特有的風俗,本意就是不分場合、時間、地點,沒有賓主之分,大家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的手上轉到另一個人的手上,直到一碗喝完。普通情況下到彝族人家中做客,賓主圍成一團,主人家先斟半碗酒,拿給左手的人,接酒的人需要用右手接過,然后傳給在座的年紀最大的人,表示尊老。接下來按照順序每個人喝一口,輪流飲盡一碗酒,主人再斟酒,重復開始。
轉轉酒傳遞的是賓主盡歡、不分彼此的情誼,是彝族人至真至誠的情感表達。
總結
彝族釀酒原料除了常見的玉米、高粱、紅薯、蕎麥等,還有燕麥、小麥、豌豆、竹葉等,彝族以天然谷物進行釀造,多重工序調配之下,產出既有彝家特色又有民族風味的菁純佳釀。
彝族酒文化是彝族的文化遺產,也是彝族人民與土地與自然的智慧發揚,是彝家文化在當代可以持續發掘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