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在早先的民俗習慣里,不僅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更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等多種極富趣味性的風俗。
在如今這個匆忙的時代里,高壓的工作、高頻的生活節奏,對我們來說,這個節日更多的是人們的營銷熱點,是難得的休息日。
節日已經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如果,可以穿越,你愿不愿意以古代文人的身份,體驗一次寄寓在詩酒中的浪漫中秋?
“身體穿越”肯定是不可能了。不過,古人留下的眾多詩文卻讓“靈魂穿越”成為了可能。如果你是李白/蘇軾/辛棄疾……將會度過一個怎樣的中秋?
孤獨而有才的人都是李白。
不被理解也好,異鄉異客也罷,總之,這個中秋節沒人陪你。然而這很糟糕嗎?身為詩酒仙,分分鐘高級自嗨,咱找月亮玩好不好呢?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情感細膩,浪漫可愛的人是蘇軾。
中秋月圓夜,心心念念的那個他/她不在身邊?來一場觸景生情的靈魂感慨可好?朋友圈一發,暖男/才女的旗幟烈烈飛揚。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當然,中秋佳節時,世上更多的是親朋相宴飲、酒酣且興濃的快樂的人們。此時此刻,古往今來的文豪們都將在你的舉杯中齊聲頌唱,放大你的快樂。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可以看到,無論是懷揣著失意、思念、憤懣還是愉悅的情緒,古代文人的中秋總是有酒相伴,與月、與天、與嫦娥、與友、與家人對飲,讓內心情感得到淋漓盡致地釋放。
身處當今這個高速運轉時代的我們,或許已經沒有時間與精力體會中秋節的外在形式,但是卻可以選擇借助酒這個載體,與親朋好友一起,感受中秋節的內里深意。
其實,團圓的意義,就是和家人、愛人、朋友“在一起”,和美好的事物“在一起”,此為“醉”美中秋。
和家人在一起:圓月
家是進門時的擁抱,是席間的對談飲酒。
不遠萬里的奔赴,在團圓這刻有了意義。
和朋友在一起:伴月
遇見愛的人,把日子過成詩,
把歲月熬成酒,細細品味。
和朋友在一起:伴月
一個眼神就懂的默契,一杯酒就來的關系。
有朋,亦是團圓。
和“酒”在一起:望月
吃一口“月圓”,飲一口“星河”。
瞬間便陶醉在酒里,月里。
月色如夢般溫柔,如酒般醉人
如此美妙的中秋夜,怎少得了酒呢?
醬香濃郁,中秋定制
舍井中秋定制酒,經一年釀造周期(2次投糧、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五年貯存老熟,酒體更醇香,入口順滑,醬香突出,風味層次豐富,好喝不上頭、不口干,唇齒留香縈繞不散。為節慶的聚會、送禮封一壇老酒,節慶時刻開壇分裝,聚會暢飲、饋贈親友,一起分享快樂,友誼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