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第16屆濟南電視年貨會正式拉開帷幕,過年所需的肉食、面食、干果,各種外地特產、香菇、菌類、蔬果……一個年貨會搞定所有年貨!琳瑯滿目的年貨商品讓前來觀展的泉城市民們滿載而歸,除了應有盡有的好物件外,還有眾多你知道的及不知道的年俗,快來跟著小編看看吧!
購年貨,怎么能少得了賞民俗?賞民俗,當然少不了舞龍、秧歌、踩高蹺!
民俗團隊走進年貨會會場
零下幾度的氣溫無法阻擋泉城市民逛展會的熱情,更無法阻擋舞龍隊大爺大媽們表演的激情。年貨會的第一天,濟南市市中區興隆辦事處威風鑼鼓隊就為到場的市民們演繹氣勢磅礴、喜氣騰騰的舞龍節目。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來歡慶,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二龍戲珠
威風抖八面,鑼鼓震四方。“咚……咣……鏘!”在振奮人心的鏘鏘鑼鼓聲中,舞龍隊員的手中的龍跟著龍珠飛舞,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跳、搖等多種姿勢,時而騰空而起,時而盤旋游走,將龍的精神風貌展現的栩栩如生。現場市民和孩子們興奮地觀看舞龍表演,用相機、手機爭相抓拍精彩瞬間分享到朋友圈,叫好聲不絕于耳。
濟南小超高蹺隊
年貨會的第二天室外民俗表演是由濟南小超高蹺隊呈現。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一種廣泛流傳于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用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歷史久遠,源于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表演。
濟南小超高蹺隊
年貨會表演的高蹺隊是一個民間個人組織,由隊長王超于2002年建立,隊伍人數常年在30人左右,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隊員7歲,在這一老一少之間,高蹺的技藝在不斷傳承。隊員之間配合默契,高超的技藝讓整個演出過程十分順利,表演糅合武術、戲曲等項目,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并茂、時有樂哏,為到場的觀眾帶來了無數歡樂。
年貨會的第四天,逛展的泉城市民熱情不減,民俗表演更是熱鬧非凡。商河縣許商辦事處楚家村(省級貧困村)在第一書記王安松的帶領下,攜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子秧歌隊助力年貨會。鼓子秧歌是山東省的民間舞蹈。最初起源于濟南商河縣,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民間為慶豐收而載歌載舞的一種藝術形式。秧歌隊伍龐大,人數眾多,角色各異,鑼鼓齊鳴,熱鬧非凡。
商河秧歌隊伍
看完室外精彩的民俗表演,來室內感受更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年貨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門設置中心展區,十幾種非遺文化項目參展,成為逛展市民在購物之余了解、欣賞非遺技藝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民俗表演
令人印象深刻的民俗,屬章丘鐵鍋現場打造。章丘鐵鍋指濟南章丘區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其制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多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煉,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完工。2018年2月隨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章丘鐵鍋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到章丘購買鐵鍋的人絡繹不絕。
鐵鍋的捶打
年貨會上,臻三環的手工匠人更是現場為大家演示鐵鍋的捶打,一錘一錘,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親眼觀看章丘鐵鍋的打造過程,感受工匠精神。有不少觀眾被其工匠精神所感染,現場購買以示支持。
章丘鐵鍋臻三環
“橋氏木作”第五代傳承人喬一兵老師現場演示魯班枕的制作也是本屆年貨會上的一大亮點。魯班枕,是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智造,傳說是魯班發明,俗名叫“瞎掰”,意思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被譽為中國古代木匠最高的技藝和智慧的體現。魯班枕制作技藝復雜,一塊六面體的整塊木板,經過精確的設計,僅用刨、鋸、鑿簡單的工具,經過精心的制作,變成了一個結構巧妙奇特,由四塊木板組成且相連不能分開,120多個面,面與面之間嚴密結合的立體多維的枕頭、凳子,沒有一顆釘,不用任何膠粘或插接,合起來還是一塊整木板,綠色環保,收放自如,便于攜帶、運輸、擺放。
喬一兵老師在創作中也為逛展觀眾詳細介紹魯班枕的歷史和技藝特點,“橋式木作經過多年的研究,在傳統魯班枕的形制和保留文化內涵的基礎結構上進行創新,豐富魯班枕的功能,設計制作出符合現代生活審美需求,能量產化的近二十種產品,筆架、筆床、墨床、手機架、書案、餐桌等一物多用途的衍生品,把先賢們優秀的智慧、思想、文化得以廣泛傳播,讓現代人能感受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的生活。”喬老師如是說。
“橋氏木作”第五代傳承人喬一兵老師
無論廟會集市,還是公園景點,隨處都可見糖畫小攤,糖畫更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民俗之一。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亦糖亦畫,可觀可食,尤其是吸引許多逛展的小朋友以及和男朋友一起逛展的女生,看到栩栩如生的糖畫挪不動腳步,最后都是人手一支糖人開開心心的拿著逛展會。
“橋氏木作”第五代傳承人喬一兵老師
董國源老師特意為年貨會創作了一個專屬糖畫,只見董老師用小湯勺舀起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片刻間“濟南年貨會”的文字造型便出了雛形,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簽,一個完整的糖畫便完成了。
“濟南年貨節”糖畫
小編帶著“濟南年貨節”糖畫逛了展廳,還去猜了燈謎。
帶著糖畫猜燈謎
皮影戲展位也是熱鬧非凡,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拍照留念。全國首批二十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項目工程重點培養人員之一的濟南皮影第五代傳承人李娟老師現場為大家表演皮影戲,影人在李老師的手下活靈活現,“一口敘還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藝術形象躍然幕布之上。據李老師介紹,中國皮影藝術源遠流長,曾被西方人譽為“有聲電影的鼻祖”。2011年,包括濟南皮影戲在內的中國皮影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李老師曾為《武媚娘傳奇》做皮影指導、替身表演,教范冰冰等影視演員學習表演皮影戲并作其替身。
濟南皮影第五代傳承人李娟老師
蛋雕是近年逐漸興盛起來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說起蛋雕的歷史,高維剛老師介紹到,遠在明清時期,民間在喜慶婚娶、祝福慶壽、喜得貴子時,為圖吉祥如意,就有了贈送紅雞蛋的習俗,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擺攤設鋪,專門賣紅色染過的雞蛋,稱其為“彩蛋”。后來,商販們又在彩蛋上畫些花鳥、魚蟲、臉譜等圖案,以圖生意興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蛋雕也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項目。
蛋雕
蛋雕工藝品有多種,一種是用雕刀在表面顏色較深的蛋殼上雕刻出各種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另一種是選用質地較厚的蛋殼作為材料,以淺浮雕或鏤空的手法進行雕刻;還有一種是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完成的作品。蛋雕作品種類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鳥魚蟲、京劇臉譜、詩文字畫等。
蛋雕工藝
微雕藝術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萬年前的遠古山頂洞人在骨針上打鉆洞眼,這也是中國最早的微雕形態。微雕藝術屬雕刻藝術,因被雕刻物件面積極小,因此稱“微”。省級非遺項目“濟南微雕”傳承人王天明老師的徒弟董光慶現場雕刻了孔子像,不到十分鐘一副惟妙惟肖的孔子像便神奇的呈現出,引得所見觀眾連連贊嘆。據董老師介紹,在雕刻的過程中其實是看不到的,完全是一種盲刻的狀態,而若想達到盲刻的水平需要上千次的練習。
微雕藝術
面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東、山西、北京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即以面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清風面塑藝術家李軍老師
小面團在清風面塑藝術家李軍老師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清風面塑藝術家李軍老師
在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征,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據傳承人王建政老師介紹,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間年畫達到了鼎盛階段。年畫已不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它成為反映漢族民俗社會文化生活的百科全書。濟南電視臺阿慶哥更是現場體驗了木板年畫的制作,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阿慶哥現場體驗木板年畫
濟南的大明湖、趵突泉等知名景點除了在每個濟南的人腦海里,在攝影家的相機中,也在董世祿老師的烙畫中。烙畫又稱“火筆畫”、“燙畫”等,是我國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董老師告訴小編,自己從小酷愛書畫,后又研究刻字十幾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去朋友家做客時注意到木柜上的烙畫,自此便愛上了這門珍貴的民間技藝。
烙畫
圍觀人群對烙畫十分感興趣,董老師耐心的講解到,所謂烙畫,就是以烙鐵為畫筆,在木板上通過線條的粗細、烙印的深淺來表現圖案。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更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
購年貨,賞民俗,享年味。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年貨會上的民俗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技法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和提高,非遺匠人們將傳統韻味和時尚元素融為一體,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年貨會上豐富多彩的民俗讓泉城市民大開眼界、不虛此行的同時,也找回了心中的那份年味。(濟南年貨會通訊員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