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浩渺蒼茫歷史的彈指一揮間,滾滾歷史長河的一朵渺小的浪花。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八百里沂蒙農業、農村、農民的巨變驚天動地、天翻地覆。
從過去整日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翻土,到現在變成“職業農民”,改革開放40年彈指一揮間,沂蒙農業由傳統走向現代,農村由落后走向繁榮,農民由貧困走向小康,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最快、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幅度最大“黃金時代”。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打開改革窗口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為全國農村打開了一扇改革的窗口。它宣告了人民公社體制徹底解體,標志著農村微觀經濟組織基礎從此發生了質的改變,沂蒙大地也由此迎來了農業增長的“黃金時期”。
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開始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分到土地后調整了生產關系,改變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農民的溫飽問題迅速得以解決。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當時要交農業稅,農民沒有錢,只能以糧食抵繳農業稅。同時,糧食產量高了,就出現了所謂的“難賣”現象。后來國家不斷調整政策,允許農民自己賣糧,甚至還可以加工糧食。這一時期,包產到戶賦予了農民更多的農業生產自主權,種什么、種多少、怎么種,這些都是農戶自己說了算,他們通過選擇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增加了收入,從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權威統計資料顯示,這一時期,臨沂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9年的117元,增加到1984年的339元,年平均增長23.7%;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1979年的11.23億元,提高到1984年的24.37億元,年平均增長17.8%;糧食產量由1979年的243.57萬噸,增加到1984年的365.59萬噸,年平均增長8.5%;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由1979年的1.54億元, 增加到1984年的4.71億元,年平均增長25.1%。農業成為這個時期發展的主導產業。
免除農業稅為農民減負增收
從2006年開始,中國農民也徹底告別了延續2600年的“皇糧國稅”——農業稅,這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也開啟了農民命運的重大變化之路。
國家免除農業稅后,沂蒙農民們的日子就更不一樣了,收入也是看得見地往上躥:原來是交夠國家的,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現在的情況是土地所生產出的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種地的成本更低了,務農的收入更高了。更讓人做夢都不敢想的是,農民種地國家還給錢,給糧食種植補貼,以至于家家戶戶種地都會施用各種各樣的化肥,甚至還有配方施肥,糧食產量大幅攀升。
也就是在2006年前后的那個十年間,可謂沂蒙農民收入增長的“黃金時期”。從2004年開始,我市開始由政府牽頭組織實施創新致富增收模式,順應農民對致富奔康的期待。一是大力實施“百萬農戶致富工程”,以系統理論和企業理念為指導,整合運用項目、信貸、財政、技術等優勢資源,組織實施全市百萬農戶上項目致富。二是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實施轉移輸出、技能培訓和返鄉創業“三大助推”工程,5年轉移輸出勞動力183萬人次。三是積極實施新能源開發工程,以沼氣建設和風能、太陽能利用為重點,大力推進“一池三改”、畜--沼--果(菜)、生態家園、“四位一體”、生態農業園區、生物秸稈集中氣化集中供氣、大型沼氣工程七種農村新能源開發建設模式,有力推進了農業節能、高效和農民增收。至2007年底,全市農業總產值達375.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22元,分別比1978年和2002年增長6.4%、14.84%和6.08%和12.7%,增速列全省第一,連續四年增速超過13%。
三權分置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2014年,臨沂市許多農民家里多了兩個“紅本本”:《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權證》。農民憑借這兩個“紅本本”可以通過流轉獲取利益,不久的將來還可以與銀行簽訂授信協議、辦理實物抵押貸款,解決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截至當年11月上旬,全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全面完成,通過省級驗收;完成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的村莊6814個,頒發證書125.3萬宗;納入農村房屋產權登記頒證范圍的村居全面完成前期外業工作,已登記發證61萬戶。
肇始于2014年的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即三權分置——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這一方面有助于集約化、規模化利用土地,實現農業現代化經營;另一方面,農民的承包權不變,只是把經營權流轉出去,有助于在維護農民權益的前提下,進一步釋放農村勞動力的活力和積極性。也就是說,三權分置既解決了大量農民工在務工的同時牽掛家中“一畝三分地”的困擾,又讓有資金有技術的企業和個人在廣闊的農村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土地流轉后,農戶可以說是最大的受益者。“以前家里地少,扔了可惜,種吧還掙不了幾個錢。現在,自己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能通過打工掙錢,兩全其美。”不少流轉土地的農戶這樣說。
2014年,沂南縣辛集鎮李家屯村村民李學江用國家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在辛集鎮信用社貸了8萬元,搞起了種豬養殖,一年有了近10萬的收入。在沂南、在全市像李學江這樣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向信用社貸款的村民有不少,他們通過貸款發展自己的事業,盤活變“現”了自有資源,用資本的力量撬動了農村經濟神經。
發展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提升農業效益的根本出路,我市通過實施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使用權“三權”制度改革,讓農村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以資本的涌入撬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據臨沂市第三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通過實施專業大戶培植、家庭農場培育、農民合作社規范、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五大工程,在基礎設施建設、工商、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至2016年末,全市農業經營單位達到1.93萬個,是2006年的7.1倍。農民專業合作社幾乎從無到有,2016年末,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萬個。
鄉村振興邁向全面小康生活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再次讓廣大農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農村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是實現脫貧攻堅的催化劑。
稅收過億“全國高新技術企業”1家,4A、3A級景區各3家,2A級景區2家,全省A級景區最多,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指數不斷提升,擁有中國美麗鄉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旅游景觀名鎮等60余個國家、省級品牌“名片”……在2018年2月23日召開的臨沂市經濟社會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上,由純山區農業鄉鎮蝶變為旅游強鄉鎮的沂水縣院東頭鎮被評為2017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先進鄉鎮一等獎。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導向性獎項。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根本。鄉村建設要以經濟發展為動力支撐,立足于農村當地的優勢資源,突出現代農業,以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業,大力發展“新六產”,進一步打響“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品牌;要突出特色小鎮,合理確定發展布局、定位和規模,在建設標準和檔次上下功夫。多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基礎優勢,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農業規模經營,利用“互聯網+”“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與精細加工、電子商務、生態環保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貫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至2017年,全市農業實現增加值270.24億元,增長3.5%。農業產業扶貧累計幫扶32793人,超額完成全年30760人的扶貧任務目標。現代農業進一步得到發展提升,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比新增93家,達到700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64家,市級632家。擁有“三品一標”有效用標企業177家、產品317個,地理標志農產品36個。全市省級農業標準化園102處,市級優質農產品基地(園區)939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10個。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全市農業專業合作社新注冊1600家,家庭農場新注冊1700家。
回首40年沂蒙農村改革的點點滴滴,不難看出這是一個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勇于創新的過程。米袋子滿,菜籃子豐,農產品市場琳瑯滿目,農民腰包越來越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巨變和實惠。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改革未有窮期,如今的沂蒙大地勁吹鄉村振興戰略號角,正繼續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