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少年閑適,到“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少婦別愁,再到“凄凄慘慘戚戚”的寂寞歲月,千古才女第一人——李清照,創造了宋詞巔峰,經歷了命運飄零,收獲了甜蜜愛情,也品嘗了孤獨晚景,多重人生在她身上奇跡般并存。
1
從待字閨中的少女,到夫妻恩愛的少婦,李清照曾擁有美滿的前半生。
李清照于1084年出生在一個地位顯赫的家庭中。其父李格非為蘇軾后四學士之一,其繼母王氏為狀元王拱辰的孫女,有著“自年少即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的美譽。李清照在這樣一個家學醇厚的豪門望族里成長,加上天生聰穎過人、才華橫溢,她擁有著成為一代詞人的先天條件。再加上她的丈夫趙明誠也是一位通曉詞賦的文人雅士,二人興趣相投,經常互相探討詞句,她也擁有了潛心創作的客觀條件。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這個時期的李清照便是詞中那個笑靨如花、情竇初開、喝酒‘醉駕’的少女。”張向榮認為,正是這樣的優越生活為她的早年的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1101年,李清照與趙明誠結為連理,二人把賞古物、看盡繁華,即使是“秋已暮、紅稀香少”的景象,在李清照眼里也是“無窮好”,其早期生活的甜蜜幸福可見一斑。
2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元祐黨人與元豐黨人的政治斗爭波及趙李兩家,李清照被遣回原籍。這便是其人生中期的開始。張向榮講道,青州十年,二人在“歸來堂”游戲、撰書,日子甜蜜美滿,然而隔閡也漸漸滋生。趙明誠萊州任職期間,二人之間出現了明顯的矛盾。當時的生活波瀾起伏,李清照創作了大量的名篇排憂解難,如《醉花陰》、《一剪梅》、《聲聲慢》等。她將自己的相思、憂愁、焦慮蘊藏在字里行間,鮮花已變成“明日黃花”,酒只能讓愁緒更愁。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隨著金人南下的鐵蹄,李清照淹沒在了國破家亡的歷史中。夫婦二人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后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同年,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此后,她的作品又添上了一層思鄉的憂傷。
3
丈夫的早逝,文物的喪失,到再嫁婚變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數不清的劫難。
張向榮詳細講述了李清照晚期追隨帝蹤的經過,又談及了這段時期她古玩被盜、再婚卻碰上“渣男”,甚至身陷囹圄的經歷。雖然最后有驚無險,但是波折的生活與沉重的愁緒讓李清照疾病纏身。
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張向榮把李清照最后的日子概括為三個詞:讀書、輯錄、獨居。多年的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終于1143年寂寞地死在江南。
4
一杯溫河酒,禮敬清照女!
全宋詞載錄共47首李清照的詞作,其中酒和花是其詞的主要意象。李清照的詞卻常常以“酒”意象來抒情遣懷,她的詞曾多處寫到飲酒,酒詞占她現存詞作的百分之四十還多,有的淡飲,有的濃醉;有的乘興而為,有的含恨而作。不管是“酒”、“醉”、“酌”,還是“琥珀”、“綠蟻”,還是“尊”、“盞”、“杯”、“盤”,都映照出李清照人生的跌宕起伏。
李清照詞中“花”的意象,隨著詞人的人生歷程而變化,讓我們了解了李清照坎坷的命運、情感的歷程,體悟到她的卓越與不朽。
李清照的綿綿柔情、切切真情、濃濃愁情、深深鄉情,在其“酒”、“花”詞中點點滴滴的展現得淋漓盡致。
【小語】在李清照身上,我們看到一個人如何傾盡全力,活出自我。人生短短幾十年,有夢想就勇敢去追求,沒有誰天生注定就是平凡。忠實于自己的內心,做回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酒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