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頭,其實大致來說,就是人體已經處于一種醉酒狀態的預警階段。當人體處于醉酒狀態下的時候,酒精會通過一些微小的外界作用觸發人體一系列爆發式的醉酒反應,而這些反應就是通常所謂的“上頭”。通常判斷好酒的標準一是口感好,醇厚,二是“不上頭”,因此讓人頭疼的白酒屬于比較差的。
那么導致上頭的主要原因有什么呢?
1、酒精本身
飲酒后,10%的乙醇不發生任何變化,直接經過呼吸道、尿液、汗液排出體外。其余90%則要經過肝臟代謝,代謝過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而人體代謝乙醇的能力,主要由兩種酶決定: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
這兩種酶是由基因決定的,酶的活性如何,和身體狀態也有關系。如果乙醇脫氫酶的活性低,那么喝酒就容易頭暈頭疼;如果乙醛脫氫酶活性低,那么喝酒就容易臉紅。
如果代謝酒精的能力比較低,代謝慢,那么乙醇隨著血液循環,就會影響到大腦、心臟等器官。同時代謝過程耗氧量比較大,水分損失也大,所以會引起頭暈、口渴,甚至惡心嘔吐的現象。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酒量不行,就要控制飲酒量和飲酒速度,小酌怡情是沒問題的。
2、雜醇油
酒里面含有非常多的微量成分,雜醇油就是其中之一。
雜醇油屬于醇類,分子量比乙醇大(即碳鏈中碳原子數大于2),也叫“高級醇”,它可以賦予白酒特殊的香味,襯托酯香,讓香氣更完美。但多了就會有苦澀雜味,而且容易引起上頭。加之它從酒精中析出時呈現油狀,所以最終得到了“雜醇油”的稱號。
但是選擇優質的基酒,加上極致工藝,雜醇油就會減少很多,喝起來也就不容易上頭。
3、醛類
白酒中大約有12種醛類,其具有比較強的刺激性和辣感,賦予酒體刺激感,也就是常說的“酒勁大”。其對白酒香氣的平衡和協調作用強、影響大,白酒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乙醛和乙縮醛占總醛的98%以上。
游離的乙醛被吸收后,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刺激心臟和大腦,由于比較辣,還會刺激黏膜。所以飲用醛類含量高的酒,會導致口干舌燥,頭疼、喉嚨和胃不舒服。
但隨著貯存時間增長,游離狀態的醛類會逐漸被取代,生成乙縮醛,辣味和刺激感都會降低,對人體的影響也變小。因此,儲存時間長的酒口感更加柔和,飲用感更舒適。
4、酸酯比例
酸酯比例不協調,容易造成飲用后不舒適。有機酸的存在,有利于乙醇在人體內進一步酯化。酯類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以鎮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