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公司和海西州政府簽訂協議,以【政府+企業+農戶】三方聯動多贏合作模式,承包了德令哈市蓄集鄉浩特察汗村的草地,并決定花費2-3年的時間進行土質改良,用于自建青稞種植基地發展有機青稞原糧種植產業。
雖說支持農業發展是好事,但釀酒大戶為何搞起了種植業?讓我們一起找找答案吧!
造崗位、創營收,農民致富
青稞是生產青稞酒最重要的原料,足夠的糧食供應才能保證酒的質和量,而天佑德在德令哈發展有機青稞原糧種植產業,不僅是為了生產好糧釀酒,還響應政府“退牧還耕”的政策,為當地農牧民帶來實質性的經濟效益。
在協議簽訂前,蓄集鄉的牧民們雖各自擁有上百畝草地的使用權,但較為單一的植被很難從畜牧業上產生效益,農牧民養殖的積極性不高,土地無法為其創造收益。自從跟我公司簽訂協議,農牧民靠天吃飯的情況開始發生改變。
簽訂協議后,我公司投資建設青稞種植基地,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當地農牧民的就業問題。每年土地的租金和種植基地務工人員的勞務費足以維持他們的家庭生活。農牧民傳統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從原來的“守地奴”變成了“財主”,并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到青稞種植基地務工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水平。
功當代、利千秋,改良土地
本次承包的草地為多年荒灘,土壤以砂礫堅土為主,生長植被單一,因鹽堿較大,有機含量低,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需要科學地長期改良,才能保證農作物生長的環境。
從2020年接手草地開始,公司聘請專業的農機耕種作業團隊,試種5000畝小油菜籽作物,采用激光平地機平地、通過大水漫灌排堿、施羊板糞菌肥增加有機含量等方式改良土質。
今年春耕,我司再次試種青稞10060畝,油菜籽5864畝,從近期生長情況來看,土質改良已初見成效。公司領導決定,3年內要秸稈還田無產量,這不僅是對糧食質量的至高要求,也是希望這片土地能夠持續造福于民。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種植已約有400萬年的歷史,在漫長的種植史中一代又一代勞動人民以青稞為食,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繁衍至今,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內涵豐富、極具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精神。
開墾改良土地,種植優質青稞,以青稞為原料釀造醇美白酒,是天佑德同青藏高原的農牧民一道自給自足,謀求區域經濟發展,延續青稞精神的真實寫照。
糧為酒之肉,田間地頭的努力,只是天佑德從源頭控制產品質量的一個縮影。未來,公司將加大投入,將這一塊有價值的地方打造成又一個有機青稞種植基地,發展青稞全產業鏈循環經濟,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為鄉村振興和高原區域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